日本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瞄準海外餐桌
2018/09/25
日本不依賴天然水産資源的「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的出口不斷擴大。日本大型水産商瑪魯哈日魯公司最早將於2018年內開始向歐盟(EU)供貨。大型水産商極洋除了美國之外,還將在歐洲開展銷售業務。在和食熱潮下,鮪魚在海外深受歡迎,但資源的存續卻陷入危機。在9月召開的國際會議上,日本主張擴大藍鰭鮪魚捕撈量的提案被擱置。一方面,歐洲重視環境保護的動向擴大,出現接納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的可能。
![]() |
完全人工養殖是指將人工孵化的鮪魚培養成母魚,再將該母魚生産的受精卵培育成成魚。日本近畿大學2012年在全球首次成功培育完全人工養殖鮪魚,2004年開始銷售。隨後,瑪魯哈日魯和日本水産等企業也開始涉足。
通常情況下,養殖鮪魚採用捕撈野生幼魚來培育的方法。在被認為是最高級的藍鰭鮪魚方面,日本國內供給量的約3成依靠養殖。但野生鮪魚幼魚被指也處於資源枯竭狀態。日本正在限制國內的養殖設施擴大規模。正因如此,日本國內外對於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的關注度才越來越高。
瑪魯哈日魯在日本大分縣佐伯市、和歌山縣串本町的養殖基地取得了向歐洲出口的衛生相關認證。最早2018年內開始向荷蘭供貨。
瑪魯哈日魯2017年度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的出貨量達到約300噸,銷售額約9億日元。伴隨從孵化魚卵到長至5釐米左右小魚階段的生存率提高,2018年度考慮實現業務盈利,於是開始出口。該公司的執行董事伊藤曉表示「在歐洲,和食熱潮構成東風」。
![]() |
日本愛媛縣愛南町的鮪魚養殖事業所 |
日本水産商極洋和大型混合飼料企業Feedone在2012年成立合資公司,開始經營完全人工養殖鮪魚業務,雙方也著手通過各自的渠道擴大出口。2018年度,兩家企業預定合計向美國提供約35噸完全人工養殖鮪魚,今後Feedone將主要面向新加坡等亞洲地區,極洋主要面向歐洲地區出貨。
因鮪魚被認為不食用混合飼料,Feedone開發出了專用飼料,並充分利用極洋的水産經驗進行養殖。鮪魚以青花魚、秋刀魚、沙丁魚等為餌料,如果適當增加混合飼料的比例,還有助於保護餌料魚類資源。極洋的社長井上誠表示,「在海外,從生物保護的觀點來看,流通業者(對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的評價非常高」。
在保護鮪魚資源方面,面臨的問題是幼魚在還未生長至能産卵階段就被捕撈,資源可持續性面臨問題。日本的《水産白皮書》顯示,全球藍鰭鮪魚的捕撈量2016年為不到5萬噸,雖然比2010年的低點要高,但仍僅為捕撈量巔峰時的一半左右。
![]() |
瑪魯哈日魯在鹿兒島縣奄美大島的養殖基地 |
9月4~7日在福岡市召開的中西部太平洋鮪魚類委員會(WCPFC)北小委員會上,日本認為通過限制捕撈,鮪魚資源量正在不斷恢復,因此主張各國和地區的捕撈配額應該擴大15%。不過,因遭到美國等反對而被取消,歐美對保護水産資源的態度非常認真。
一方面,「完全人工養殖」可能在海外帶來商機。特別是在歐洲,越來越多的超市開始銷售水産養殖管理委員會(ASC,總部設在荷蘭)認證的商品。
要想獲得認證,需要證明養殖環境沒有給周圍的生態系統帶來影響。在日本,永旺超市就銷售過獲得認證的鯛魚等。
儘管尚無先例,但瑪魯哈日魯等力爭在鮪魚方面取得ASC認證,獲得權威保證,擴大在歐洲當地的銷售。
![]() |
被釣上岸的「完全養殖」藍鰭鮪魚(鹿兒島縣瀨戶內町) |
一名在東京提供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的餐廳店長表示,「多數客人認為養殖鮪魚比天然鮪魚的脂肪厚,但完全人工養殖鮪魚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完全人工養殖鮪魚面向零售店的銷售價格為每公斤3000~3200日元左右,比普通養殖鮪魚高15%左右,但比野生鮪魚便宜很多。
據日本水産廳介紹,日本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的出貨量2017年首次超過1000噸。但僅佔到養殖鮪魚整體出貨量的不到1成。
在完全人工養殖鮪魚産量增加的同時,日本還通過在國內外強調保護資源的益處獲得消費者的支援。這些戰略如果走上正軌,新的完全人工養殖技術可能會帶來商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藥袋大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