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走弱發出的警告
2022/07/08
英鎊正在走弱。原因是雖然英國在主要國家中最早啟動加息,但通貨膨脹並未緩解,陷入經濟衰退的擔憂增強。在個人消費和企業業績日益籠罩陰影的背景下,已經有觀點開始認為最早2023年英國可能進行降息。英鎊貶值體現出遏制通貨膨脹的難度,向加速加息的美國和歐元區發出了對「滯漲」(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同時出現)的警告。
英鎊在6月中旬跌破1英鎊兌1.2美元,創出新冠疫情初期的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從1~6月的跌幅來看,英鎊兌美元貶值10%,兌歐元貶值2%,兌基準利率世界最低的瑞士法郎也貶值6%。在5種主要貨幣之中,英鎊的走弱程度僅次於維持異次元貨幣寬鬆的日元。
![]() |
英國2021年12月在主要國家中最早啟動加息。加息期間本來容易出現貨幣升值,但英鎊卻出現貶值,原因是看不到通貨膨脹緩解的跡象,經濟隱憂也在加強。
烏克蘭危機帶來的能源價格走高和供應制約等産生影響,英國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9.1%,達到1982年以來、約40年來的最高漲幅。英格蘭銀行(央行)認為年內的漲幅將達到11%。
由於物價走高,實際收入轉為減少,消費也在下滑。調查公司GfK的6月英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41,繼5月之後,再次刷新1974年啟動調查以來的最低點。
![]()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6月上旬發佈的最新經濟展望顯示,2023年英國的物價漲幅或高於7%,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也將降至零。面對自身的物價和經濟增長率的惡化程度在七國集團(G7)中顯得突出的問題,英國當地媒體悲觀地聲稱英國經濟狀況「G7中最差」。
「英國面臨偏離(經濟軟著陸的)狹窄道路並邁向經濟衰退的非常現實的風險」。英國匯豐集團(HSBC)的高級經濟學家Elizabeth Martins在最近面向投資者的報告中如此表示。英國至今仍面臨滯漲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早於預期結束加息的可能性正受到關注。此外,還開始聽到2023年內轉為降息的聲音。
英格蘭銀行的基準利率現在為1.25%。隔夜指數掉期(OIS)市場已考慮到2023年上半年之前提高至逾3%的前景。匯豐集團認為,英國央行無法承受經濟減速,將在2022年下半年的剩餘4次會議上分別加息0.25%,加息到2.25%停止。
![]() |
英鎊(Reuters) |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看法更為慎重。該行在6月底提出預測稱,英國加息將以11月的2%為上限,隨後在2023年底之前轉為啟動總計0.5%的降息。富國銀行的經濟學家Nick Bennenbroek表示,「美國經濟將在2023年陷入衰退,英國也將在2023年初步美國後塵」,預測美英將進入經濟衰退。英鎊扣除通貨膨脹率之後的實際利率之低也成為包袱,預計到2023年中期貶值至1英鎊兌1.17美元左右。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鮑威爾6月29日在歐洲中央銀行(ECB)主辦的分組討論中,針對美國經濟表示,「處於能承受貨幣緊縮的狀態」,顯示出自信。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與會者的截至6月的基準利率展望顯示,認為有望抑制通貨膨脹,設想在2024年底降息。
![]() |
關於英國物價明顯上升的背景,被指出存在缺乏遏制能源價格的公共政策、脫歐導致的移民勞動力短缺等固有因素。但美國和歐元區均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減速,基本格局如出一轍。美國與英國走上相同軌道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計劃最優先遏制物價,鮑威爾在研討會上表示,或多或少的痛苦將難以避免。但像央行設想的那樣遏制通貨膨脹並非易事,加息對經濟造成的打擊絕非「或多或少」,這種風險無法否認。率先啟動貨幣緊縮和取消疫情防控措施的英國能否遏制通貨膨脹,對於世界市場來説將成為重要試金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筱崎健太 倫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