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將讓全球低通膨時代結束?

中國將讓全球低通膨時代結束?

2021/06/18

PRINT

      西村博之:有觀點開始擔憂源自中國的通貨膨脹。據悉,由於中國勞動力減少,「世界工廠」的工資上漲,將推高各國的物價。長期持續的低通膨時代有可能迎來轉捩點。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正在迎來轉折點(江蘇省一家智慧手機鏡頭工廠,Reuters)

 

      5月底,中國決定放開三孩生育政策。國家統計局長寧吉喆表示:「人口老齡化從挑戰方面看,將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

 

      製造業出現雇工難

 

      點燃導火線的是5月11日發佈的2020年人口普查。雖然總人口達到14億1178萬人,10年內年均增加0.53%,但65歲以上人口增加6成。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億6776萬人,比頂峰的2013年減少3800萬人。在製造業的調查中,「雇工難」經常成為最大的經營課題。

 

      中國的工資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翻了一番,勞動力短缺將加劇工資上升。中國佔世界勞動年齡人口的約2成,成為生産的核心,因此影響巨大。

 

      「中國正在結束低通膨的時代」,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名譽教授查爾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這樣表示。

 

      1980年代以後憑藉豐富的勞動力使廉價工業品出口激增的中國曾被稱為「通貨緊縮的源頭」。在冷戰終結後,東歐等原共産主義陣營加入,與世界經濟聯繫起來,優質勞動力倍增。再加上生産全球化,世界出現價格崩潰。

 

      結果,一度達到2位數的已開發國家通貨膨脹率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降至約2%。查爾斯·古德哈特認為,這一齒輪已開始倒轉。

    

      古德哈特指出,老齡化將導致通貨膨脹。人們退休後也會繼續消費,還需要養老,勞動力短缺將導致工資和物價上漲。社會保障費的膨脹令財政吃緊,但增稅在政治上很難。

 

      因此,政府希望通過通貨膨脹來實際減少債務。中央銀行也被要求壓低利率,物價上漲勢頭加強——古德哈特在近著裏提出的未來很不樂觀。但古德哈特曾長期擔任英格蘭銀行顧問,這名理論和政策實務頭號專家的警鐘不容忽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6
具有一般參考性
 
4
不具有參考價值
 
371
投票總數: 49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