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8%博士為非正規就業
2022/05/16
日本的博士人才沒有獲得充分利用。在博士課程結業生當中,工作不穩定的非正規就業人員的佔比達到28.9%,比例是本科畢業生的6倍。出於對未來的擔憂,想讀博士的學生也趨於減少。在美國,博士是帶動創新的領頭人。而在日本,讓高端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根基正在發生動搖。
5月11日,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召開會議,討論了就業情況尤為嚴峻的文科博士人才的支援措施。會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課題,稱「學生對開拓職業道路的舉措滿意度較低」。歸納了要求研究所加強就業支援的方案。
![]() |
日本目前約有460個研究所設有博士課程,每年約有1.5萬人結業。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對2018年度博士課程結業生截至2020年的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67.2%的人是大學或民間企業的正式職員或正式員工,28.9%的人是非正規就業人員。
2018年度博士課程結業生的非正規就業人員的比例雖低於2012年度結業生(34.2%),但考慮到在職學生增加,不能就此認為就業情況獲得改善。2021年度學校基本調查顯示,本科畢業生的非正規就業比例為4.7%,碩士結業生為3.8%。博士人才就業不穩定的情況在日本十分突出。
其背景原因在於日本民營企業對博士的評價過低。日本經濟産業省向企業調查了不錄用博士人才的理由,企業給出的回答是博士「繼續進行專業研究的意向十分強烈,靈活性低」等。該調查還指出了企業方面的課題,那就是不能從多方面綜合評價博士人才的能力。
![]() |
資料圖 |
對於研究所,很多人批評沒有充分按照社會需求培養人才。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全國有眾多博士課程結業生的100所大學中,55所大學沒有掌握産業界對博士人才的需求。理由大多是「因為希望到産業界就業的博士生很少」。
不少人為了研究而留在大學裏。但是,大學的正規崗位有限,很多人不得不非正規就業。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幹部認為「或許研究所的重心放在培養教授繼承人上,沒有給出在其他領域充分發揮研究能力等選項」。
美國的知名研究所專注於IT等尖端領域的研究,可以立刻發揮才能的人才輩出,企業也以優厚的待遇聘請。據美國國立科學財團介紹,在美國被企業錄用的博士的年均收入在物理科學領域為1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4.78萬元)。包括正規就業在內,日本博士人才的待遇低,2018年度理工博士課程結業生的年收入在300萬~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85~26.41萬元)的最多。
在研究期間找不到合適工作的背景下,從碩士升入博士課程的升學率日本在2000年度超過16%,而近年下降到10%左右。2018年度日本每100萬人口中獲得博士學位的人為120人,大幅低於超過200人的美英德韓。
作為博士人才的利用政策,日本文部科學省將致力於擴充民間的帶薪實習。實習能讓博士和企業雙方更加理解如何在職場上發揮研究能力。
從長遠來看,日本需要根據社會需求改革研究所教育。據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日本聘請了博士的企業進行産品和服務創新的概率比較高。在如何培養高精尖人才上,日本需要強化産學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茂木祐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