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調查:中國論文品質躍居首位
2021/08/11
在顯示自然科學領域論文關注度高低的指標上,中國首次躍居世界第一。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研究所8月10日發佈了最新報告。在研究人員的引用次數進入前10%的「受關注論文」篇數上首次超過美國。按領域來看,在8個領域中,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和工學等5個領域排在首位。在學術研究競爭中,中國開始與美國並駕齊驅,産業競爭力的逆轉也逐漸帶有現實意味。
科學論文篇數是衡量一國研究開發活躍程度的基本指標。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根據英國調查公司Clarivate的數據,計算和分析了主要國家平均3年的論文篇數等。中國不僅在學術研究的數量上,在品質方面也在提升實力的態勢明顯。
調查受關注論文的篇數發現,中國2018年(2017~2019年平均)為4萬219篇,超過美國的3萬7124篇,躍居首位。雖然美國也比2008年增加3%,但中國激增至約5.1倍。從份額來看,中國為24.8%,美國為22.9%,遠超居第3位的英國(5.4%)。
![]() |
即使是受關注論文中處於前1%的「頂尖論文」,中國的份額也達到25%,逼近美國的27.2%。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的負責人針對今後前景指出,「中國目前的勢頭顯示出超越美國的態勢」。
按領域觀察受關注論文的全球份額,在材料科學領域,中國為48.4%,明顯超過美國(14.6%)。化學為39.1%(美國為14.3%),工學為37.3%(美國為10.9%),中國在總計5個領域排在首位。
美國則在臨床醫學(34.5%)和基礎生命科學(26.9%)領域排在首位。在生物領域優勢明顯,但在關係到産業競爭力的領域,中國顯示出強勢。
從整體論文篇數來看,中國繼去年的統計之後仍排在首位,超過美國。中國為35萬3174篇,而美國為28萬5717篇,差距從2020年調查時的約2萬篇擴大至約7萬篇。
另一方面,日本的排名在論文品質和數量上均出現下降,科學技術實力的基礎薄弱浮出水面。在受關注論文的份額上被印度超過,從上年的第9位降至第10位,排名首次降至2位數。頂尖論文的份額居第9位,與上年持平。
中國研究人員數量全球最多,投資十年翻倍
中國正在從美國手裏奪走「世界第一科學大國」的寶座。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研究所8月10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在受關注度高的論文篇數上,中國首次躍居首位,令人感覺不僅是研究的數量,在品質方面也在迅速崛起。此前引領二戰後科學研究的美國的優勢正在喪失,有可能對産業競爭力造成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