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諾獎輩出的日本緣何留不住人才?

諾獎輩出的日本緣何留不住人才?

2021/10/21

PRINT

      吉川和輝:25歲左右時赴美的真鍋淑郎是氣候模型研究的開拓者,取得了世界聞名的成就,雖然1997年他曾到日本政府旗下的研究機構工作,但約4年後又重新返回美國。大約20年前發生的真鍋這樣的“高端人才”重新“外流”事件,看上去像是提前預告了後來暴露出來的日本研究環境落後歐美的狀況。在跨越國家界限展開研發競爭的背景下,日本的當務之急是完善研究環境,採取措施吸引優秀人才。

        

  

      真鍋淑郎曾在日本科學技術廳(當時)旗下的研究機構“Frontier Research System for Global Change”擔任全球變暖預測研究的負責人。關於返回美國的原因,真鍋本人並沒有多説,但外界普遍認為,他當時在與其他政府研究部門進行協調等繁雜工作和研究人員不足等問題上苦惱不已,最後為尋求可自由展開研究的環境而返回美國。

 

      2010年代以後,日本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總人數位於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英國。但眼下卻出現了不好的徵兆。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的統計顯示,從2017~2019年全世界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學術論文來看,在被其他論文引用的次數排在前10%的實力論文數量排行榜(按國家來排名)上,日本已經後退至歷史最低的第10位。一方面,中國則首次超過美國位居榜首。

    

  

      日本在自然科學領域低迷的原因非常清楚。那就是與外國相比,科學技術預算增長緩慢。在2001~2020年的20年裏,日本的科技預算增加了26.2%,而同一期間美國增加了44.6%,中國則猛增至約6.8倍(截至2019年),均與日本拉開差距。2015年,日本被德國超過,在主要國家中位列第四。近年來還被南韓追趕上來。

    

      圍繞日本大學的資金,2004年國立大學進行法人化改革之後,由於運營補貼減少等原因,校內分配的研究經費變得十分短缺。日本學術振興會和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等運營的“競爭性資金”的額度也十分有限,最近幾年,大學的研究人員不得不通過眾籌方式來籌集研究經費的動向十分活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