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90年代就開始國有企業改革,最初是儘量削減非效率的國有部門的作用,釋放民營企業的活力。1998年上任的朱鎔基總理推進國有企業的分割與民營化,將提高民營企業在全體經濟的比率作為改革的著眼點。但此次《指導意見》也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似乎對國有企業的控制不是放寬,而是加強。
從國內角度來看,也出現了違背「市場化」的趨勢,例如將形成像中國中車那樣幾乎壟斷國內市場的企業。
《指導意見》發佈之後,9月14日的上證綜合指數出現下滑,收盤價較上一交易日下跌2.67%,報收於3114點。
在中國股市,國有企業的合併預期經常成為推高股價的因素。實際上,此次印發的國有企業重組政策的核心內容為通過併購改善收益能力,上海一傢俬募投資基金經理人認為,「這將成為國有企業股價上漲的因素」。
但是,股價反而下跌可能是因為市場認為國企重組不會順利推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阿部哲也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