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批准旨在加強新興經濟體話語權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後,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將進一步增強。因IMF改革長期停滯不前,於是中國著手創設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中國力爭通過自主設立的國際機構和現有國際機構來提高影響力,以升級為與美國旗鼓相當的大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等金磚五國(BRICS)的首腦11月在土耳其舉行會談,強調「應該切實實施IMF改革」。習近平對2010年就確定的改革完全沒有任何進展進行了強烈批評。
中國一直在尋求與其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相匹配的話語權。借助IMF改革,中國的出資比例將由目前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但擁有事實上否決權的美國卻一直拒絕批准。中國感覺在現有的國際秩序下擴大影響力很是受限,於是選擇了創設亞投行等獨自國際機構的路線。
中國的戰略有兩手準備。計劃以中國為最大出資國的亞投行為核心,構建新的國際秩序。動搖以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幫助加強中國在IMF等現有機構中的話語權。IMF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儲備貨幣籃子也是其戰略的一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2月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2010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方案達成共識,距今已有5年時間。希望有關國家儘快批准改革方案,這事關IMF有效性和合法性,事關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穩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大越匡洋 重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