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5月30日在第22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主辦)上,在提及中國經濟增長率時表示或許低於達到10%以上的以前,但在未來數年裏,如果保持年均6.5%,將是良好的成績。考慮到中國經濟對世界産生的巨大影響,強調中國將通過政府支出增加等保持增長路線的姿態。
在以「面臨考驗——世界經濟展望」為題的分組討論的後半段,3位經濟學家先後交換了意見。裴長洪所長在提及中國政府今後應採取的經濟政策時,除了擴大政府支出之外,還列舉了煤礦業和鋼鐵業過剩産能的化解、企業的兼併重組和消除貧困等措施,認為將推進擴大第三産業等産業結構的轉型。
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Sudhir Shetty在提及中國經濟時指出,「應力爭推進從出口轉向內需的再平衡」。對於以中國經濟為核心的亞洲的發展,稱「需要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亞洲開發銀行(ADB)展開合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