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維持復甦態勢,並正在探索穩定增長軌道。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10月經濟統計數據顯示,生産、投資和消費增速與上月基本持平。另一方面,以山西省委爆炸事件等為契機,貧富差距擴大等矛盾也再次得到凸顯。中國自9日起在北京舉行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保持嚴密警戒態勢的情況下,討論旨在實現經濟和社會穩定的改革。
中國經濟7~9月實際比上年同期增長7.8%,增速時隔3個季度出現擴大。10月繼續保持穩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月增長10.3%。增速相比上一月略微提高0.1個百分點,但自8月起已連續3個月保持2位數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加期待正在推動企業心理出現好轉。
消費增長欠缺強勁勢頭
中國政府加強了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顯示建設與設備投資趨勢的固定資産投資1~10月比上年同期增長20.1%,維持了20%左右的增速。建築機械業內人士表示,「基礎設施工程正在穩步增長」。
例如,連接北京及位於其西北約200公里的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城際高速鐵路將於年內開工建設。兩個城市將共同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這些基礎設施投資將支撐經濟增長。
不過,掌握持續穩定增長關鍵的是個人消費的擴大。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月增長13.3%,與上月持平。雖然表現強勁,但缺乏拉動經濟整體增長的力道。而其面臨的障礙是城市和農村高達3倍的收入差距。
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矛盾中蘊藏著社會的不滿。最近發生了北京吉普車衝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山西省爆炸事件等。
能否為實現持續穩定增長而重視市場作用、並實現社會公平和公正?作為一次重要會議,9日開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決定中國領導層推進的改革藍圖。
《人民日報》9日刊文稱,十八屆三中全會是「中國道路的‘歷史新起點'」。北京市內籠罩著緊張氣氛。天安門前的大街「長安街」禁止北京以外牌照車輛行駛,警察要求這些車輛繞道。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可以看到警察佩戴槍枝的情景。北京市中心的地鐵站也出現了警犬。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