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海內外有不少人評論説中國發起成立亞投行(AIIB)目的在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幾年前就有國內的年輕人出書號稱要發生貨幣戰爭。在此不對這些極端言論做出評論,只想就人民幣國際化及其意義談一點看法。
首先什麼是貨幣的國際化?貨幣的國際化並不是説該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就算國際化了。世界上已開發國家的貨幣幾乎全都是硬通貨,但真正實現國際化的只有美元。我們在討論一國貨幣國際化時首先指的是該貨幣作為國際貿易的計價單位的重要性。世界各國的國際貿易中大部分以美元計價,歐元和日元只是對其補充。其次,貨幣國際化的另一層意思就是該貨幣作為儲蓄貨幣的重要性,也就是説外國人願不願意持有該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産。
|
柯隆 |
日本在1990年代一直努力推動日元的國際化,其主要內容實際上是推動日元在國際貿易中加大日元計價的比重,因為日元被迫對美元大幅升值,這對日本企業的對外出口帶來很大壓力。為了實現日元國際化日本政府大力推動國際貿易中日元決算系統的升級更新。但最終日本並沒有實現日元的國際化。
日本很早就實現了日元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也就是説日元很早就是硬通貨了,那為什麼日本沒能實現日元的國際化呢?
這個問題似乎不容易回答,但簡而言之無論是經常項目還是資本項目,也就是無論是貿易計價還是作為儲蓄貨幣,一國的貨幣國際化首先要得到外國的信任,當企業判斷用該貨幣來計價可以規避匯率風險,該貨幣才在經常項目下國際化;當外國政府、企業和個人認為持有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産風險最小,該貨幣才在資本項目下國際化。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試想如果一個國家的貿易收支一直是出差(黑字),那其貿易的大部分即使以該國貨幣來計價,其貨幣也出不了國門;如果一國的資本收支一直保持黑字,那外國人也很難得到以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産。反過來説,為什麼美元能夠國際化?很簡單美國的貿易收支和資本收支長期保持赤字,美國為了支付赤字就源源不斷地出口美元,而外國政府和企業也願意接受美元,這就形成了美元霸權。
到此,關於貨幣國際化的問題實際上已經水落石出。日元不可能國際化,因為日本的貿易收支和資本收支除了個別年份都是黑字,所以日本只能坐收外匯收入,日元出不了國門,相反坐收外匯的結果造成日元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升值壓力。
今天中國面臨的情況和日本差不多,貿易收支是黑字,資本項目沒有自由化,請問在這樣的情形下人民幣能夠國際化嗎?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加強,人民幣成為硬通貨已經是遲早的事情。實際上對於中國的旅客來説,人民幣已經成為了硬通貨,因為他們可以在大部分旅遊地用人民幣購買當地國家的貨幣,但人民幣的國際化還任重道遠。
當年在日本財務省的外匯政策審議會討論日元國際化問題時,一直有一個問題沒有弄清楚,日元國際化到底對日本有什麼好處?沒有人能夠清楚地回答該問題。當然表面上説用日元計價國際貿易,日本企業可以規避匯率波動造成的風險。但同時隨著日元國際化,日本國內的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牽制,這對一個開放型經濟體來説是很大的負擔。
當我們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時,我要問中國真的做好人民幣國際化的準備了嗎?不説中國願不願意承擔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首先中國國內的金融體制改革仍然任重道遠。金融市場的價格機制尚未形成,國有銀行何時能夠民營化成為真正的商業銀行,金融領域普遍存在的對民營企業的「所有制歧視」何時才能了結?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者們享有的行政福利何時能被剝離,這關係到國有銀行民營化的進程。這些問題大部分是紮根體制的,有道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人民幣國際化將考驗領導人對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內的體制改革的勇氣。放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政府似乎正在加強對國有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的控制。一句話,人民幣國際化只是一個很難實現的夢,我們很難看到人民幣的霸權,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説人民幣成為硬通貨就足夠了,可能沒有必要國際化。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