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産品出口額比疫情前增長5成

2023/01/09


       日本農林水産省1月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農林水産品和食品的出口額截至11月達到1萬2433億日元,超過2021年(1萬2382億日元)實際出口額。受益於日元貶值,相關出口創出歷史新高,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加5成左右。魚貝類和酒類等起到拉動作用。

    

      在主要品類中,出口額最大的是扇貝,1~11月達到848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佔出口約7成的是北海道産,花費較長時間養殖為更大個頭。相關産品受到海外高檔餐廳的青睞。

 

      札幌市與運營折扣店「唐吉訶德(Don Quijote)」的日本Pan Pacific International Holdings於2022年10月簽署了協定。向亞洲的店舖供應在該市中央批發市場採購的新鮮扇貝等。該市負責人表示「銷售強勁,還希望提升市場的知名度」。

    

日本相關方面在台灣的超市宣傳本國産蘋果(日本蔬菜水果出口促進協議會提供)

         

      2012年僅為約50億日元的牛肉的出口額在10年裏增至約9倍。在美國和香港等地,具有雪花狀脂肪的和牛即使單價昂貴仍受到追捧。

 

      草莓和桃子等蔬菜水果也表現強勁,很多在2022年1~11月就比上年同期高出逾10%。柿子增加5成。日本蔬菜水果出口促進協議會(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的專務理事荻野英明指出:「蔬菜水果的出口主要面向台灣和香港,存在不均衡。如何向未開拓市場推銷成為課題」。

 

      威士忌酒和日本酒等日本的酒類出口2021年首次突破1000億日元。2022年截至11月達到1278億日元,勢頭強勁。從事地方啤酒製造的長浜浪漫啤酒(位於滋賀縣長浜市)2016年涉足威士忌並開始出口。該公司董事清井崇表示:「日本産的知名度提高,品質和味道也獲得高度評價」。

 


      日本政府提出到2025年使農産品出口達到2萬億日元這一目標,將加強市場拓展。隨著2022年的日本《出口促進法》的修訂,創建了整個行業攜手採取行動的「品類團體」。

 

      到2022年底認定了7個團體。將白米、牛肉、蘋果和茶等29個品類定位為重點産品,現在以15個品類為對象,正在為制定適合銷路開拓和海外市場的標準提供支援。

 

      雖然出口額創新高,但從與進口額之差來看,農林水産品的貿易逆差仍在擴大。日本農林水産省的統計顯示,2021年的逆差為9.017萬億日元,比10年前惡化18%。

 

      也有意見認為日本並未抓住日趨增長的世界的食品需求。出口占日本食品産業的國內生産額的比例約為2%。而英國為18%,美國為12%,荷蘭高達95%。存在擴大業務的空間。

 

      隨著俄烏戰爭的長期化,肥料和飼料的採購難和價格高成為問題。解決從業人員減少等「進取型農業」也存在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