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擴大中國産能 日系車對華依存增強

2018/08/17


      豐田汽車將把在中國的産能提高2成。豐田要應對中國當地對純電動汽車(EV)等環保汽車的需求,投資總額被認為達到1000億日元規模。美國市場是豐田的主要利潤來源,但由於川普政府的保護主義政策使得不透明感擴大,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車企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加大,預計2018年日系車在中國的銷量將首次超過日本國內。政治環境的變化給業務經營帶來的風險也將加大。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5月訪問日本時,到豐田的工廠參觀(kyodo)

 

      中國政府要求汽車成産企業從2019年起必須生産一定比例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等電動汽車。希望將純電動汽車生産集中到國內,積累技術。

  

      此外,在貿易摩擦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推出了汽車外資廠商對合資公司的出資比例可以超過一半的方針等,以表示市場開放。

  

      豐田將在與第一汽車集團的合資工廠(天津市)及與廣州汽車集團的合資工廠(廣州市)增強産能。目前豐田在中國的總産能為年産116萬輛,今後將在兩處工廠分別追加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約12萬輛的産能。

  

  

      豐田2018年在中國的銷售預計同比增長9%,達到創記錄的140萬輛。計劃2020年首次在中國進行豐田品牌純電動汽車的當地生産與銷售。新工廠計劃在2020年代初正式投産。

  

      豐田目前在北美擁有8處整車工廠,産能為202.5萬輛,2017年銷售了276.5萬輛。儘管豐田海外業務繼續以北美為支柱,但在中美貿易摩擦等風險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將進一步推動此前在世界各地推行的本地化生産。

 


  

     豐田還將在中國打磨電動化的尖端技術。豐田負責中國業務的專務董事小林一弘表示「將先於其他地區開展純電動汽車業務」。

 

      對於日系車企來説,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加。2018年中國的市場規模達到3000萬輛,而美國是1750萬輛前後。到2010年代初期,中國市場只是日本和美國市場的補充地位,但過去5年,日系車在中國的銷售量增加了60%。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調查,2018年1~7月七家日系車企的新車銷量累計約265萬輛,同比增長5%。如果到年底也以同等程度的速度增長,日系車在中國的年銷量將超過500萬輛。另一方面,2018年在日本國內的銷售預計在490萬輛左右。預計日系車在中國的銷量將首次超過日本國內。

 

豐田在日本宮城縣的工廠生産線

 

       除豐田外,其他日系車企也在著手擴大中國業務。本田 2018年將銷售中國專用的純電動汽車。計劃2025年之前在中國投放超過20個型號的電動汽車。日産汽車將在5年內投入約1萬億日元,用於增強當地合資企業的産能及研發純電動汽車等。

 

      美國的保護主義姿態越來越顯著,市場前景出現很大的不透明感。日本車企一向以北美為收益支柱,現在開始向中國轉移,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

  

      但中國2012年由於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而掀起反日遊行,日系車的銷售大幅下降。眼下美國汽車在中國的銷售低迷,也有因中美貿易戰引發抵制美貨的動向。中國業務蘊藏著受政治環境影響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廣州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