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或4年連奪世界第一,中國成未來隱憂

2020/01/16


       德國福斯(VW)1月14日發佈的2019年世界新車銷量比2018年增長1.3%,達到1097萬輛。這一數字創出了歷史新高,也極有可能連續4年將大眾推上銷量世界第一的寶座。雖然在世界最大市場的中國面臨嚴峻的市場環境,但大眾確保了0.6%的增長,提高了市佔率。當然,如果預測2020年以後,中國也潛藏著不安。定位為增長支柱的純電動汽車(EV)的市場正在踩下急煞車,大舉的投資能否結出果實仍難以預料。

  

大眾為爭取中國地方的年輕人而推出的新品牌「捷達」也支撐了銷售(reuters)

  

      最終確定2019年世界銷量第一的寶座需要等待豐田汽車、法國雷諾與日産汽車及三菱汽車聯盟的數據發佈。不過,豐田2019年12月曾發佈預期稱,2019年銷量為1072萬輛,而雷諾日産聯盟則增長乏力。大眾保住首位寶座的可能性很高。

  

      大眾乘用車品牌主管銷售的董事尤爾根·斯塔克曼(Jurgen Stackmann)驕傲的稱「2019年擴大了市佔率,鞏固了在全球市場的地位。這是彰顯品牌、商品和銷售網實力的結果」。按旗下的品牌來看,大眾(乘用車)增長0.5%,達到627萬輛,奧迪增長1.8%,為184萬輛。按地區來看,市場整體堅挺的歐洲增長3.9%,達到455萬輛。北美減少0.5%,降至95萬輛。

   

      大眾截至2019年10月預測的「與2018年持平」的全球銷量增加14萬輛,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在中國的優異表現。在中國(包括香港)的銷量為423萬輛,佔整體的39%。這一地區在規模上幾乎匹敵整個歐洲,是決定盈利性最高的大眾沉浮的地區。2019年1~6月,大眾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3.9%,陷入苦戰,但7~12月增長4.7%,實現了反撲。

    

  

      中國汽車市場停滯跡象明顯。受以中美貿易摩擦為背景的中國經濟前景堪憂的影響,市場整體2019年比2018年減少8.2%,連續2年低於上年。在此背景下,大眾成功確保了同比增長,這可以説是由於商品戰略奏效。針對與轎車相比市場下滑輕微的SUV,大眾2019年推出了包括5款本地化生産車型在內的8個車型。從大眾品牌來看,SUV比率比2018年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30%。

   


      為爭取中國地方的年輕人而在9月推出的廉價子品牌「捷達」也銷售4萬3千輛,支撐了銷售。價格定在約100萬~180萬日元,向此前沒有爭取到的首次購車的客戶群推廣。採取這種舉措的結果是,與豐田和本田一起,奪走了美國通用汽車(GM)、日産和南韓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2019年大眾在中國的商品戰略符合市場環境,但2020年的前景堪憂。在中國,純電動汽車等降低行駛時溫室氣體排放的「新能源車(NEV)」表現低迷。作為業界團體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減少4.0%,降至120萬輛。補貼的削減産生負面影響,銷量首次低於上年。

      

2020年將在中國啟動戰略純電動汽車「ID.」系列的生産(reuters)

  

      大眾正在對新能源車展開大規模投資。截至2019年底,在中國推出了14款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到2020年,將建立合計具有60萬輛年産能的2家純電動汽車專用工廠,將新能源車的産品線增加至30條以上。2020年單年的純電動汽車投資約為16億歐元,佔中國整體投資的4成,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戰略的核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對2020年新能源車市場謹慎樂觀,認為新能源車整體持平或微增。在2019年的新能源車銷售中,大眾定為主力的純電動車減少1.2%,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下滑較小。但是,大眾定為2020年新能源車銷售目標的40萬輛,從市場狀況來看可謂充滿野心。

  

      2020年,預計歐洲市場也將面臨歐盟(EU)分階段引進新的二氧化碳排放規定帶來的混亂。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預測歐洲市場將比上年減少2%。美國也欠缺強勁勢頭,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美國市場將減少3%。在面臨逆風的背景下,大眾能否進一步擴大銷量?大眾的實力將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深尾倖生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