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掌控汽車産業的未來?
2019/01/21
汽車産業的格局正在大幅變革。在自動駕駛和共用出行的新浪潮之下,網路企業等推進技術研發,對現有汽車廠商不斷施行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
豐田也在轉型
2019年將成為豐田從根本上改革銷售業務的轉捩點。該公司將推出定額制(Subscription)服務,顧客每月只要定額付費,就能換著開多輛汽車。豐田還將以銷售店為據點開展汽車共用業務。
「通過銷售新車來賺取利潤的經營模式已經落伍。如果不開展服務業務將無法生存」,愛知縣的豐田旗下銷售公司的老闆充滿危機感。豐田在日本全國約有5000家新車銷售店,通過提供車檢等服務來挽留客戶,並且一直維持著新車銷售。隨著消費者遠離汽車,豐田邁出轉型的第一步,從以消費者擁有汽車為前提的經營模式轉向服務業。
豐田面臨的創造性破壞不僅限於銷售領域。自1886年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在德國製造出汽油車以來,汽車廠商一直在競相改進引擎。車企之間的合縱連橫也是為了擴大汽油車的規模。
但名為「CASE」(互聯汽車Connected、自動駕駛Autonomous、共用Sharing、電動化Electricity)的新一代技術將使汽車産業發生重大變革。以往大多在車企之間開展的合作將徹底變樣。豐田的社長豐田章男指出,在CASE的世界裏,「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競爭規則都將改變」。
美國IT企業在CASE中的C、A、S(互聯汽車、自動駕駛、共用)領域來勢兇猛。美國谷歌(現Alphabet)從2009年就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谷歌旗下Waymo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 |
數據量對使用人工智慧(AI)操控汽車的技術研發起著決定性作用。在使用自動駕駛汽車進行公路行駛收集大量數據方面,谷歌已經走在汽車廠商的前面。截至2018年10月,該集團旗下Waymo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已行駛1000萬英里以上,相當於繞地球400圈。
「下一個站在汽車産業制高點的將是科技公司。汽車廠商面對未來沒有選擇的餘地」,谷歌掌管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人工智慧專家塞巴斯蒂安·斯蘭(音譯)做出這一預言。蘋果公司也接連申請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利,成為一個可怕的存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