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要對集團旗下最大企業電裝股「動刀」

2023/11/29


      豐田敲定了出售電裝股份的方針。將把持股比例由目前的24%降至20%左右,預計將會獲得近3000億日元的資金。電裝是豐田集團旗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豐田針對電裝的股份也不惜採取果斷措施的背後,除了提高資産效率之外,還存在如果不積極追加純電動汽車(EV)等的開發資金,就無法在全球性的電動化競爭中取勝的危機感。

   

豐田社長佐藤恒治發佈新款純電動汽車「FT-3e」

        

      「將調整集團企業的相互持股」,豐田11月1日在東京都內召開2023年49月財報説明會,副社長宮崎洋一做出了比以往更明確的發言。豐田已提出對規模達到3萬億日元的集團外交叉持股進行縮減的方針,7月宣佈出售價值約2500億日元的KDDI股份。此次則暗示將出售集團企業的股份,並採取了從最大企業開始著手的形式。

  

      全球年銷售規模達到1000萬輛的豐田持有多家集團企業的股份。其中被大家熟知的是以電裝、愛信、豐田自動織機的「御三家」為代表的8家主要企業。各企業都與豐田存在深厚的交易關係。比如,以1949年設立的電裝為例,該公司當時是從豐田的電裝工廠剝離並獨立而起家,豐田因此持有其股份。

 

 

      此次,豐田針對電裝將在保持部分利潤計入合併財報的「權益法適用公司」關係的情況下,將持股比例降至相當於最低水準的兩成。

  

      對於集團主要8家企業,豐田都持有2成以上股份,總市值合計達到約4萬億日元。如果豐田對電裝以外的7家企業也將持股比例降至20%左右,將産生超過4000億日元的資金。今後,豐田對其他企業的持股比例也有可能降低。

  

      電裝、愛信及豐田織機也相互持股。由於各企業都提出縮減持股,豐田織機及愛信也決定出售電裝股份。

  


      包括集團企業在內,豐田減少互相持股的目的是提高持有資産的利潤效率,向投資者彰顯豐田股票的魅力。不過,原因不止於此,背後還有對EV的危機感。

  

豐田公開的跑車型EV「FT-Se」

      

      豐田與美國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BYD)不同,還沒有造出「賺錢的EV」。2023年度的EV銷量預測為12萬輛,比原來預測下調了約8萬輛。現在為了實現2026年銷售150萬輛,2030年銷售350萬輛的年銷售計劃,豐田正加快車輛開發和生産革新。

  

      對EV的投資額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5萬億日元。宮崎表示:「將強化賺錢能力,加快面向未來的投資,充分利用積累的資産」。除了通過強化銷售佔優勢的混合動力車(HV)等創造利潤外,還將進行資産變現,目的是籌措用於EV的資金。

  

      調整資本關係帶來交易關係變化的可能性很低。在EV市場擴大的背景下,電裝涉足逆變器及電子控制單元(ECU)等很多相關部件業務。電裝面向豐田集團的銷售額佔比在5成以上,面向本田及歐美廠商等也在擴大銷售對象。

  

      10月,電裝出身的人士出任專注於尖端技術的豐田子公司「Woven by Toyota」的領導人。EV時代可以説也意味著集團企業重構資本關係的新合作到來的時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野口和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