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從中國發起「速度變革」

2023/04/17


      為了讓松下控股(HD)重振旗鼓,該公司社長楠見雄規提出的口號是「速度」。而體現這種變革的是中國市場。在以數位化和老齡化等為背景迅速改變的中國,松下計劃充分利用在日本積累的經驗,在社區建設和純電動汽車(EV)市場等發起攻勢。中國是二戰後松下在創始人的號令下較早進駐的市場,消費者對「松下」品牌的認知度很高。能否在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再次抓住商機,將對松下的成敗起到關鍵作用。

 

在「雅達·松下社區」打造的住宅採用了住宅設備和家電等100餘類松下産品

    

      在距離上海約3小時車程、綠地面積廣闊的江蘇省宜興市,開車穿過嶄新的公路就能到達「雅達·松下社區」。這是松下控股和中國房地産開發企業「雅達國際控股」共同打造的老年人居住社區。在約30萬平方米的區域內,1170戶住宅和別墅連成一片。

                                                       

      房間裏有100多種松下産品

 

      「在日本未能實現的事情卻在中國實現了,這讓人感慨萬千」,2月下旬舉行社區落成典禮時,松下控股旗下的「中國東北亞社」的社長堂埜茂這樣説。

 

  

      松下控股從這一社區項目的企劃階段就參與其中。松下充分利用建材、照明燈、住宅設備、家電等廣泛的産品群,提出了著眼於健康和養老的空間方案。設計方面,融入了注重無障礙的移動路線等在日本積累的經驗。

 

      洗衣機等家電全面採用松下産品。入住者可以通過智慧手機的APP操作照明燈和家電。還引入了通過尿液來了解健康狀態的馬桶,以及與睡床的感測器聯動的空調等按照每位入住者提供最佳睡眠環境的系統。最大的房間採用了107種松下産品。當地負責人表示「採用這麼多松下産品的住房非常少見」。

  

      每套房子的售價為300~900萬元人民幣,價格並不便宜。即便如此,公寓戶型的房子仍售出了一半左右。2022年底從北京移居到雅達·松下社區的50多歲的書法家楊葵説:「收納方便,住起來很舒服,而且可以一併操作空調等,十分方便」。


 

      松下控股擁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企業群」,將家電及住宅設備結合在一起的生活空間提案也正是松下控股才能提供的服務。也不只是單純提供商品,而是與房地産開發企業等合作,通過基於廣泛産品群的綜合實力,創造出附加價值。該公司之所以將此定位於「重點業務」是因為隨著少子老齡化的加劇和經濟增長,預計富裕階層的晚年需求將會增加。

 

      推進與中國當地企業的合作

 

      中國正以超過日本的速度步入少子老齡化社會。目前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全國人口中的佔比為2成左右,預計到2035年將超過3成,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另一方面,與日本的護理文化不同,中國的很多老人在自己家度過晚年。居家護理是主流。松下控股認為這樣的市場特點是一大商機。

 

      整體負責中國業務的松下控股副社長本間哲朗自信地説「由於中國旺盛的消費能力,面向老年人的住宅業務有望增長,健康和養老可以與其他公司實現差異化」。為此,該公司將利用在日本培育的面向老年人的商品及打造生活樣式的經驗,作為「生活專家」在中國國內擴大業務。

 

      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潛藏商機,但需要有快速應對變化的速度感,也需要通過與當地企業展開合作等,借鑒智慧。松下控股與車載導航儀地圖資訊提供商北京四維圖新合作成立的合資公司松下四維就是典型代表。

  

松下四維將與保險公司合作,為純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相關資産提供保險服務

      

      目標是在中國迅速擴大的新能源汽車(NEV)。在中國,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如何建立可以將使用一定時間後劣化的電池加以高效重新利用的機制成為下一步的課題。松下四維將松下控股的電池及人工智慧(AI)技術與四維圖新擁有的地圖數據和營業網路相結合,根據數據即時監控和分析車載電池的劣化狀態。計劃面向當地的電池資産管理公司提供這項服務。

 

      還將與保險公司等合作,根據通過分析積累的數據,在今後逐步提供與純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相關的資産的保險服務。松下四維的董事長吉田重由喜表示「在中國,預計電池再利用的熱潮將以商用車為中心出現普及,在此背景下,(本公司)對電池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望充分得到利用」。

 

      松下控股的中國業務佔到其整體銷售額的約3成,市場規模僅次於日本。中國業務到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已連續2財年實現2位數增長。中國市場有望通過實現中長期增長拉動松下控股的整體業績。今後3年將投資500億日元以上,增設家電及空調等10餘家工廠。

 

      松下與中國40年的交道

 

      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1978年與提出「改革開放」的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舉行會談,承諾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之後,松下在中國當地成立了合資公司,傳授家電生産技術。在中國,「松下」品牌在消費者中的認知度高也是與中國打40年交道獲得的成果。


 

      儘管如此,中國當地廠商近來年逐漸崛起,松下在勢頭上被超越。比如,在家電領域,海爾集團(海爾)及美的集團等中國資本廠商佔有很高份額,而松下的份額僅為百分之幾。

   

        癥結在於速度和成本實力。本間作為當地業務一把手到中國赴任時,與當地的中國員工和日本員工進行了長達約8周的意見交流。結果發現了中國工廠對日本做出的"帶有偏差(不符合當地情況)"的指示存在不滿。中國工廠被定位於日本業務部的海外分支,一直疏于理解中國市場的變化,從而不斷錯過商機。

 

      本間上任4年後,中國業務成為了松下控股提出的速度變革的「先驅者」。決策全部由當地實施。開發新款家電的交貨期縮短到約8個月,小幅改進縮短到了3個半月,在日本被束之高閣的技術在中國實現商品化。松下控股不斷推進本地化,甚至錄用當地人才擔任經營高管,以日本總部都沒有的速度陸續出台政策。

 

      曾經,松下控股的産品席捲世界。松下幸之助播下種子的中國業務現在掌握著松下再度增長的關鍵。本間信心滿滿地表示「日本大企業要想在真正意義上蛻變成全球性企業需要契機。對本公司而言,那就是中國業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本晟、若杉朋子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