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鐵路公司力爭在2014年導入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産的車輛 |
全球鐵路投資的重心正在從高速鐵路轉向地鐵等城市鐵路。地鐵、有軌電車以及近郊電車的車輛需求到2017年有望增長2成。因為新興經濟體城市人口不斷增加,需要完善鐵路網。在市場有望實現穩定增長的背景下,各車輛廠商在加快生産和研發的本土化,力爭獲取訂單。
據歐洲鐵路工業聯盟(unife)的市場調查顯示,2015~2017年城市鐵路的車輛需求為每年360億歐元。地鐵等需求將比2009~2011年增長20%。
預計一直以來拉動市場的高鐵等幹線列車的需求在同一期間為260億歐元,將僅增長13%。因為中國在2011年7月發生重大事故後,為確保安全中止了高鐵建設。
但另一方面,到2015年,過100萬人口的亞洲城市將超過300個,擴大運輸量必不可缺。
2017年,胡志明市將開通越南首條地鐵。印度則不僅在德里等主要城市,還計劃在博帕爾(Bhopal)和齋浦爾(Jaipur)等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建設地鐵和單軌電車。
在中東,卡達杜哈已於8月敲定了負責地鐵建設的工程公司和諮詢公司。計劃為迎接2022年舉辦世界盃足球賽推動城市近代化進程。
而在2016年即將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的地鐵擴建工程也在進行中。
已開發國家的城市也出現「回歸鐵路」的趨勢。英國投資160億英鎊建設橫跨倫敦的鐵路,力爭2018年開通。紐約和巴黎等其他大城市也在推進鐵路建設項目。加拿大鐵路車輛巨頭龐巴迪表示,作為解決交通擁堵的措施,「很多城市選擇了建設鐵路,而不是增加道路」。
全球大型車輛廠商為吸納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在積極推進工廠和維護基地的新興經濟體「本土化」戰略。
德國西門子已經拿到2014年冬季奧運會舉辦地索契市近郊電車的訂單。接下來將通過與俄羅斯企業的合資公司進行本地化生産,到2020年之前向其他城市鐵路也提供1200輛同一車型的列車。西門子鐵路部門首席執行官Hans Jorg Grundman 表示,「通過本地化生産,可以強化與俄羅斯鐵路行業的關係」。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鐵路部門經理Henri Poupart-Lafarge也強調稱,「必須更貼近客戶」,加快在哈薩克和印度建設新工廠的步伐。並計劃在土耳其和CIS(獨立國協)地區建立運作系統基地。
龐巴迪今年在巴西建設單軌電車工廠。印度的工廠已經從2009年起就投入了運作。該公司的車輛未交貨訂單為31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日本企業也面臨著本土化生産課題。日本近畿車輛公司已從美國洛杉磯郡當局獲得有軌電車訂單,併為爭取擴大美國訂單數量在洛杉磯近郊建立組裝工廠。今年7月,日本車輛製造公司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首個海外組裝工廠開始運營。日立製作所也在英國東北部建立組裝工廠,力爭擴大歐洲訂單。
與歐美大型企業相比,日企在開拓歐洲和新興經濟體市場上起步較晚,因此希望加強與海外企業的合作。8月,日本川崎重工和中國車輛廠商聯手獲得了新加坡地鐵訂單。川崎重工將負責全面統籌、提供車輛設計及主要設備。
東芝也希望拓展運作管理系統、馬達以及電池等領域的海外市場,該公司鐵路系統統籌部表示,「正在全力尋找合作夥伴」。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松崎雄典 倫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