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具機訂單額連降16個月,陷7年來最低
2020/02/25
為訂單低迷而苦惱的日本工具機行業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大影響,陷入了艱難的境地。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簡稱日工會)統計顯示,此前一直保持在100億日元以上的對華工具機訂單額在2月之後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跌破底線。在中美貿易摩擦走向長期化,雷曼危機後工具機訂單首次持續減少的背景下,該行業對工具機訂單復甦的期待漸漸落空。
日工會公佈的1月的訂單總額(確定值)為808億日元。
在1月時,日工會專務理事天野正義還表示「新型肺炎的影響不會太大」。即便如此,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訂單額已比上年同期減少35.6%,連續16個月陷入負增長,降至7年來的最低水準。
作為往年的行業動向,每年1月通常訂單會環比下滑。
今年瀰漫著沉重的氣氛。今年1月的訂單額較上月(2019年12月)減少10.4%。與2018年(同比減少6.9%)和2019年(同比減少7.4%)相比,減幅出現擴大。
尤其是中小企業對於重啟投資持謹慎態度。面向金屬模具和建築機械的普通工具機訂單額幾乎減少一半(44.9%),陷入冷卻。雖然也出現等待申請政府補貼的聲音,不過與存在一定更新訂單的大企業相比,景氣波動牽動著中小企業的神經。
一方面,也曾隱約出現復甦的跡象。例如內需的電氣和精密機械。合計訂單額為31億日元。儘管比上年同期減少28.6%,不過從環比數據來看,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這得益於被期待會帶動訂單轉增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相關的訂單有所增加。這種動向被視為支撐著業內所期望出現的「2020年上半年訂單將轉為增加的情況」。
不過,新型肺炎的影響澆滅了這種勢頭。「在設備投資走弱的背景下,新型肺炎的流行成為新的威脅」。在記者會上,日工會會長飯村倖生流露出警惕感。
對中國的訂單因中美貿易摩擦激化而大幅減少。即便如此,2019年春季之後仍保持了100~110億日元左右的水準。1月的訂單額為107億日元。2月的訂單將多大程度受到衝擊左右著整體工具機訂單是否會破底。
中國為應對新型肺炎而限制人員移動,這對獲取訂單的活動産生影響。飯村會長表示「與客戶洽談有時需要1個月時間。無法完成商業談判」。即使訪問客戶,也需要等待2個星期左右。業務實際上陷入停滯。
此外還有不少聲音擔心面向汽車的訂單復甦勢頭遲緩。汽車相關訂單持續萎靡不振,1月日本內需減少37.2%至90億日元,外需也減少52.7%至112億日元。面向中國的訂單大幅減少70.2%至23億日元。如果新型肺炎的影響擴大,日本工具機行業可能陷入走投無路的困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本裕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