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鐵城控股公司等日本廠商將在台灣擴大低價格工具機的生産。通過依靠合資企業進行生産和代工,成本將比以往下降2~3成。日本廠商希望以此抗衡在中國和東南亞存在競爭關係的中韓廠商等。台灣與中國大陸於2010年簽署了相當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協定。台灣對大陸出口關稅為零,這一點也是日本廠商在台灣擴大生産的推動因素。
西鐵城集團旗下的西鐵城精機宮野計劃開始委託台灣友嘉實業集團代工生産低價格工具機。事先提出産品的主要功能和成本,然後將設計、原料採購和製造委託給友嘉實業。作為第一步,將在年內把用於切削金屬棒、製造汽車零部件等的車床的製造委託給友嘉。以東南亞為中心,西鐵城計劃每月將銷售20台,最早2013年度銷往中國大陸。
此外,日本的和井田製作所也已經將用於研磨切削工具表面的磨床的生産委託給了友嘉。首先將採用散件組裝模式,即將零部件從日本運到台灣,然後由友嘉在當地組裝為産品,今後計劃採用台灣製造的零部件。委託的機型也將擴大,預計每月將生産10~20台。
日本的大隈公司與台灣的綜合工業設備廠商大同公司聯手成立了合資公司。到2013年度,合資公司旗下的新工廠將投入運作,從而使合資公司的産能比2012年度增加6成,提高至每月300台。
隨著生産基地向海外轉移,工具機的日本國內需求呈現萎縮態勢。為了削減成本,打算將生産轉移到海外的日本廠商正在增加。不過,在中國大陸,存在技術外流和反日遊行等政治風險,因此很多日本企業對在當地進行生産以及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感到猶豫不決。而台灣在語言和文化上接近大陸,而且很多企業在中國大陸的政界和經濟界擁有人脈關係。與大陸相比,台灣的政治風險更低,法律制度更加完善,這也讓日本企業與台灣企業進行合作感到放心。
兩岸之間貿易自由的實現也推動了這種趨勢。台灣和大陸於2010年6月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際上就是自由貿易協定。在工具機領域,17個品目的關稅已經取消。
台灣當局不僅希望借助「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促進台灣企業的發展,而且希望借此吸引外資。台灣當局向日本企業表示,如果積極利用ECFA,易於開拓大陸市場。據台灣的經濟部門統計顯示,2012年1~11月,日本對台灣投資為563起。已經超過2011年全年水準(441起),已經創出歷史新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