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巴斯躲躲閃閃的20年
2011/11/09
發端于理財失敗
![]() |
「我認為菊川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8日奧林巴斯社長高山在東京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被問到該公司前會長菊川剛是否已認識到隱瞞虧損屬於違法行為時,作出如上回答。11月7日晚,該公司副社長森久志向高山報告了隱瞞虧損的詳細情況。據稱,此後菊川剛表示,「之前一直沒有説明情況,深感抱歉」。
高山表示,關於隱瞞虧損開始的時間,「已經知道是在1990年代。雖然還沒有在那之前的資料,但應始於日本企業開始大肆進行金融投資的時期」,表明這一問題曾長期存在。對於以往隱瞞虧損的具體手法和金額,他則表示「需等待第3方機構的調查結果」。
奧林巴斯從1985年廣場協議(PlazaAccord)後開始沉迷于金融理財,也就是將剩餘資金等資産用在與主營業務關聯不大的證券投資領域。當時,由於日元持續升值導致出口情況惡化,而與此同時股市則形勢大好。在眾多企業將金融商品當做輕易就可以獲益的投資工具而倍加關注的背景下,奧林巴斯也開始通過特定金錢信託等形式增加了金融商品投資,以期改善營業外收支狀況。
但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奧林巴斯産生了鉅額隱性虧損。社長高山説,「當時很可能給公司帶來了巨大損失」。雖然在1999財年列入了約140億日元的虧損額,但被掩蓋的虧損額遠遠超過這一數字。
該公司原本指望通過業績復甦帶來的盈利來彌補虧損,但是由於經濟持續低迷等原因,原本期待的盈利就變得渺茫。事實上,1990年代奧林巴斯的凈資産總額為1300億~1900億日元左右。如果出現鉅額虧損,很可能對自有資本構成重大威脅。
因此,由於2000財年日本採用新的會計制度,該公司開始策劃隱瞞虧損。通過採取支付手數費和收購費用等形式來掩蓋虧損,財務結算中可能出現的大幅虧損計算在形式上得以避免。
「毫不知情」
儘管一系列的企業收購都是經過董事會決議實施的,但社長高山對於收購資金被用作隱瞞虧損的事實仍聲稱:「11月7日接到副社長森久志的報告前毫不知情」。
奧林巴斯曾經由菊川剛執掌約10年,而其前任岸本正壽曾在長達約8年時間內擔任社長職務,由此可見歷屆社長的任期都很長。因此,很可能就形成了監督機構和監事會長期難以發覺隱瞞虧損問題的企業內部環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