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菱重工業當地時間8月4日淩晨4時48分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成功發射了國産大型火箭「H2B」4號機。本次發射主要向國際太空站(ISS)運送生活物資等。從本次開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火箭發射業務移交給了三菱重工業公司。
這是日本自2012年7月以來再次成功發射H2B。該型火箭自09年發射1號機以來已經連續4次成功發射。加上H2A在內,日本主力火箭已實現連續20次成功發射,發射成功率達到96.2%(26次中成功25次)。
 |
三菱重工的常務執行董事鯨井接受記者採訪(4日、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
|
目前,新興經濟體等對人工衛星發射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三菱重工業希望借此次的成功發射,從新型經濟體等獲得更多發射訂單。到目前為止,日本主力火箭雖然在發射次數上僅只是歐洲等海外大國的十分之一左右,但96%的發射成功率和發射時間的準確性等卻勝過一籌。三菱重工業希望以此為賣點,在具有成本競爭力的下一代火箭「H3」投入使用前,加緊調整業務環境。
此次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首次將H2B的發射業務移交給三菱重工。之前該公司一直負責火箭的製造業務,今後可自主獲得海外的人工衛星發射業務訂單。從目前情況看,三菱重工的火箭相關業務處於剛好沒有虧損的狀態。而此次將成為其在這一方面擴大收益的機會。
三菱重工的常務執行董事鯨井洋一4日早晨在種子島宇宙中心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希望向亞洲和中東等地推銷」。在新興經濟體,用於氣象觀測和資源勘探等領域的人工衛星需求正不斷增長。
此次的成功發射表明該公司主力火箭H2A和H2B的發射成功率已達到全球最高水準。雖然發射次數較少,但是發射成功率卻高於俄羅斯的「Proton 」(88%)和歐洲的「Ariane」(95%)。發射時間也與預定時間僅差0.3秒,時間的準確性方面也更勝一籌。
另一方面,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成本過高。H2B的發射成本將近1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38億元),是世界平均發射成本的2倍。為了提高成本競爭力,日本政府計劃從2014年度開始開發H2A的後續機型「H3(暫稱)」。此項開發計劃將徵求三菱重工和IHI等企業的意見,爭取將發射成本縮減一半。
不過, H3預計要等到2020年左右才能實際投入使用。目前,雖然日元貶值有助於改善業務環境,但很難憑藉成本優勢實現反攻。因此,目前要做的是改進日本在人工衛星發射等方面的不足,以可靠性為武器來吸引海外的發射訂單。這也是三菱重工希望今後憑藉H3在「宇宙商務」的全球競爭中取勝的必需條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