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9月3日發佈的「2014年版世界競爭力報告」顯示,日本的綜合排名較上一年上升3位,躍居第6位。中國排名第28位。
日本的排名連續2年出現上升。政府機構效率和宏觀經濟環境等項目有所改善,日本是2010年版以來時隔4年創出最高排名。此外,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洲各國也受商業環境改善等推動,提升了排名。
日本在眾多項目上略微提高了排名。「智慧財産權保護」由上年的第11位提高至第7位,「監查能力和報告標準」由第25位上升至第11位。此外,受貨幣寬鬆效果等推動,「借款的便利」由第33位大幅上升至第19位。另一方面,政府債務餘額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事實上仍處於最末位。
此次的調查對象包括144個國家和地區。分析主要使用了截至上年的經濟數據,因此與2013年版相比,存在安倍政權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的效果明顯得到反映的一面。
世界第1位繼上年之後仍為瑞士。而新加坡排在第2位,在亞洲位居榜首,香港排在第7位,進入了前十。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提升了排名,另一方面,印度則由第60位大幅下降至第71位。印度在宏觀經濟環境和勞動市場效率等方面排在第100位以下,形勢嚴峻。
世界經濟論壇是全球政界、官界、財界領導人齊聚一堂的年會「達沃斯會議」的主辦團體,競爭力報告自1979年開始發佈。日本自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至90年代前半期曾排在第1位,但在評價標準改為目前形式的2005年以後,最高排在第6位。
(原克彥 日內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