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宏觀經濟 > 油價下跌拉低全球CPI

油價下跌拉低全球CPI

2015/01/14

PRINT

      全球利率下滑不止。在1月13日的日本債券市場上,作為長期利率指標,新發行的10年期國債利率一度跌至0.255%,創下歷史新低,5年期國債利率首次一度跌至0%。在歐洲,德國5年期國債利率一直在負值區間波動。因原油價格暴跌,已開發國家的物價上漲速度放緩,進一步促使利率跌至歷史性低點。

 
      日本10年期國債利率1個月前在0.4%左右,但進入1月以後跌破了0.3%,隨後連日刷新最低值。在德國,10年期國債利率也下滑到了歷史最低值0.4%左右。就連打算提高利率的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也一直保持在低於2%的罕見低水準上。

      利率加速下滑的背景是原油價格暴跌導致已開發國家物價低迷。作為亞洲原油指標的杜拜原油1月13日跌至每桶43美元,是5年零10個月以來的最低值。原油價格下跌不僅影響能源價格,塑膠等石化産品也開始降價,進而大範圍壓低了物價。

     在日本,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鮮食品除外)的漲幅除去2014年消費稅增稅因素,較上年同月增長0.7%,是1年零2個月以來的最低值。歐元區圈12月的物價漲幅時隔約5年出現負增長。

      原油價格下跌還波及了其他資源價格,進一步壓低物價的情況也開始日趨明顯。在倫敦市場,銅的價格時隔約5年零3個月跌破每噸6000美元左右。銅的生産成本中能源所佔比例接近20%。

      如果物價長時間低迷,將給提出物價上漲目標為2%左右的日美歐的金融政策帶來影響。日本有可能再次加大貨幣寬鬆政策,歐洲央行(ECB)也有可能在近期大量買入國債,實施量化寬鬆。

      在美國,也有很多觀點認為,由於物價低迷,提高利率的速度將變慢並最終停止。市場認可的美國政策利率在提高利率後,即使到2017年底也將不到2%。多數觀點認為,長期利率距離雷曼危機前2006~2007年期間的5%左右還有很遠。

     原油價格原本有利於促進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但現在有觀點指出利率下滑過低,認為利率即使再低,促進設備投資、買入房地産的效果也有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