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市場的混亂到迅速增加的難民,目前問題堆積如山,但缺少作為協調人的領導者——在1月23日閉幕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會議」上,不斷有聲音對這樣的世界現狀敲響了警鐘。如果課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將加劇人們的焦慮,經濟和政治也會趨於不穩定。
缺少領導者的體現是作為會議常客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缺席。其背景是對接收難民持積極態度的梅克爾的立場遭到國內日趨強烈的反對。歐亞集團總裁佈雷默指出,「如果梅克爾的權威降低導致德國的領導力降低,不僅是難民問題和歐洲整合,還將對世界穩定造成影響」。
在會議上,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提出建議稱,「需要向面臨難民問題的中東提供類似(幫助歐洲戰後復興的)馬歇爾計劃的支援」。此外,荷蘭首相馬克·呂特也呼籲:「如果在春季之前不確定接收難民的分工等,危機將擴大」,但實際上,限制難民等以本國為先的傾向日趨突出。
對於日趨不穩定的世界經濟,仍然看不到攜手尋找方向的行動,達沃斯會議對此出現了不滿的聲音。
紐約大學教授麥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呼籲稱,「已開發國家在很長時間裏依賴中央銀行的貨幣寬鬆,已經很難期待更顯著的寬鬆效應。在推進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和民間投資的結構改革方面,應保持步調一致」。
在此次達沃斯會議上,拖世界經濟後腿的中國的政策運作能力也遭受了質疑的目光。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強調將依靠經濟改革實現更高品質的增長,但有聲音指出人民幣的貨幣管理政策方向和意圖依然不透明。
著名投資家喬治·索羅斯發出警告稱,「由於中國經濟的調整,世界性的通貨緊縮壓力將加強。也會發生競爭性貨幣貶值」。
討論比以前更加激烈的是收入差距和就業問題。這體現出的危機感是如果經濟增長的益處不能讓所有人分享,標榜反移民和反全球化的政黨和政治家有可能奪取政權。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將飛躍性地提升生産效率,另一方面,有觀點擔心,有可能大規模奪走現有的工作,這種規模可能是以往的技術革新難以相比的。
在此次達沃斯會議上各方就應該儘快加強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教育改革和職業培訓達成一致,同時還有觀點表示,「如果這還不夠,還需要最低收入保障等更加深入的政策討論」(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泰森)。
經濟停滯和貧富差距擴大將加劇政治和社會的不穩定性,將帶來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打擊投資和消費。從此次達沃斯會議似乎看出世界面臨這樣的負面連鎖效應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實哲也 達沃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