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務省3月1日發佈的2015年10~12月法人企業統計顯示,全部産業的經常利潤達到17.763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同時銷售額也下降2.7%。自2011年10~12月以來,這是銷售額和經常利潤時隔4年首次同時出現同比下降。同一天發佈的1月就業指標表現堅挺,但實際消費支出正在減少,顯示出日本國內經濟前景存憂。
按行業觀察經常利潤,非製造業增長12.7%,而製造業下降21.2%,出現明顯下滑。受到了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減速的影響。在製造業中,受影響尤其明顯的是資訊通信設備。用於個人電腦等的電子零部件的銷售在中國等市場表現低迷。
此外,汽車相關行業也出現利潤下降。雖然北美銷售強勁,但人工費等固定費擠壓了收益。此外,陷入鋼材供應過剩的鋼鐵行業因銷售價格下跌,出現了利潤下降。
從銷售額來看,製造業下降1.4%減,非製造業下降3.2%。由於原油價走低的影響,製造業的石油、煤炭和非製造業的批發業陷入銷售下滑。由於歷史性的暖冬導致冬季服裝銷售低迷,零售業也出現銷售額減少。
日本此前的經濟復甦進程以強勁的企業收益為起點,帶動了就業復甦、工資提高和消費。從此次日本法人企業統計的結果來看,企業收益籠罩陰影,給未來留下了風險。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首席經濟學家小玉祐一指出,「以被日元貶值推高的形式實現增長的企業收益出現了利潤下降,今後設備投資和工資持續增加的局面漸行漸遠」。由於2016年初以後的日元升值和股價下跌,企業對大幅提高工資日趨謹慎。此外,消費者心理的惡化有可能成為進一步拉低消費的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