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國以及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經濟放緩勢頭日趨顯著。印度第2季度實際增長率僅有不到6%。中國的生産與消費的增長勢頭也迅速放緩,與歐洲經濟體密不可分的巴西和南非的出口也疲軟不振。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危機拖了新興經濟體後腿的「負面連鎖」效應越來越明顯。
根據印度政府8月31日發表的數據,第2季度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5.5%。雖然高於市場預期的5%,但第1季度增長率也僅有5.3%,連續2個季度持續較低水準。
其中,政府和民間企業的設備投資(包括公共投資在內)增長0.7%。相比去年第2季度增長了15%,今年幾乎陷入停滯狀態。出口增長10%,雖然保持了2位數,但對歐洲出口增長乏力。6月單月貿易統計數據上,出口為250億美元,同比下降5.5%,連續2個月出現回落。印度商工部高官指出,「對歐美市場出口急劇下滑」。
中國也受到了歐洲經濟低迷的影響。第2季度實際增長率為同比增長7.6%,約3年來首次跌破8%。除了出口表現低迷之外,消費和投資等內需也明顯疲軟。7月的新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2%,相比6月下降了1.7個百分點。
巴西第1季度增長率為同比增長0.8%,大幅低於此前的市場預期。因為提供信貸的外資金融機構多來自西班牙等歐美國家,歐債危機造成了巴西市場上的資金外流和信用緊縮。此外,南非第2季度GDP較上年同期增長3.0%,雖然有所回升,但依然處於較低水準。南非擁有非洲首屈一指的金融市場,雖然資源價格暴漲吸引著海外資金不斷流入,但還是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
而印度則面臨鉅額財政赤字,沒有餘力通過公共投資等經濟刺激政策激活需求。反倒是受原油國際價格高騰的影響,正在探討全面提高汽油和柴油等燃料價格。另外有預測稱,雨期降水不足可能導致印度糧食價格上漲。雖然各國央行已轉向實施貨幣寬鬆政策,但並沒有太大降息空間。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岩城聰 新德里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