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宏觀經濟 > 日本稅收創新高 超泡沫經濟期

日本稅收創新高 超泡沫經濟期

2019/07/03

PRINT

       日本財務省72日宣佈,2018年度全國稅收總額為60.3563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在工資和消費均出現增長的背景下,稅收比2017年度增加了約1.5萬億日元。與此前最高的泡沫經濟時期相比,如今稅收結構已發生顯著變化,消費稅增加,法人稅的稅率下降。今後要想繼續維持增長,需要隨著全球化和數位化的進程進行相應的改革。

 

       2018年度所得稅、消費稅和法人稅主幹三稅佔總稅收8成,三者均比2017年度有所增長。由於工資增長和出售股票的收益增加,所得稅達到19.9萬億日元,增加1萬億日元。消費稅在個人消費的拉動下增加0.2萬億日元,達到17.7萬日元。法人稅也由於企業業績堅挺而增加0.3萬億日元,達到12.3萬億日元。未用完的預算等剩餘金為1.3283萬億日元。

 

 

       稅收總額比201812月公佈的第2次補正預算的預估值高出約4000億日元。具體原因是計入了軟銀集團從子公司獲得分紅所繳納的約4000億日元所得稅。但是這原本屬於不徵稅的項目,因此2019年度將全額返還。

 

       2018年度的稅收總額超過了泡沫經濟時期的1990年度(60.1萬億日元)。與當時相比,消費稅的存在感增強。1990年的稅率為3%,稅收為4.6萬億日元。其後稅率提高,稅收提高至近4倍,達到與30年前的法人稅相當的水準。日本預定於今年10月將消費稅稅率進一步提高到10%。

 

       與此同時,2018年度的法人稅為12.3萬億日元,降至1990年度(18.4萬億日元)的6成多一點。世界各國的降稅競爭非常激烈,日本也將國家稅率從1990年度的37.5%降到了目前的23.2%。

 

       今後即使企業業績擴大,也不確定能否像以往那樣實現增收。日本企業越來越傾向於在海外賺錢,因為從海外子公司獲得的分紅大都不用納稅。

 

       如何應對數位經濟也是課題之一。美國谷歌和Facebook等網際網路企業無需設立實際經營場所就能擴大業務,很難掌握其在各個地區的收益來合理徵稅。日本的徵稅規則調整被指已經落後於時代,目前正以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為中心展開討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