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等資源型國家相繼出現貿易逆差。原因是受中國等需求低迷影響,鐵礦石和煤炭價格下跌,出口額也大幅下滑。由於貿易收支惡化,巴西貨幣里爾開始貶值。如果進口物價因此上漲,通貨膨脹壓力則將加劇。
12月3日公佈的巴西11月貿易收支為逆差1.9億美元,單月逆差是1月份以來的第一次,11月份出現逆差則是12年來的首次。由於新興經濟體需求旺盛,巴西自2001年以來一直保持順差態勢,但鐵礦石、乙醇以及砂糖的出口近來卻大幅下滑,其主要原因在於對華及對阿根廷的出口低迷。
印尼從80年代開始的順差勢頭也明顯發生改變。3日公佈的10月貿易收支為逆差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原因是棕櫚油等産品出口下滑。此外,由於煤炭等産品出口下滑,1~10月的累計貿易收支也出現了5億美元逆差。依賴銅等礦産出口的智利8月份也逆差10億美元,創08年雷曼危機以來的新高。
資源型國家陷入貿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新興經濟體的外需低迷和內需擴大帶來的進口增加。二是這些國家的經濟主要依賴資源出口,很難找到替代出口産品。
 |
圖為巴西的鐵礦石公司 |
如果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資源國增長放緩長期化,加速在巴西等國建廠的外資企業戰略很可能受到影響。之前湧入資源國的投資熱錢已開始迅速撤離。
3日的外匯市場上,巴西貨幣里爾的匯率為1美元兌2.1里爾左右。貿易逆差一時引發大量里爾賣盤。由於本國貨幣貶值很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巴西中央銀行同一日決定大量回購本國貨幣。自中國經濟減速成為熱議話題的上半年開始,里爾就一直在被賣出。印尼貨幣盧比對美元匯率也呈下跌趨勢。
如果貿易收支惡化導致資源國貨幣持續貶值,日本的個人投資者也將受到影響。投資資源國股票和債權的投資信託在日本很受關注,以里爾計價的投資信託尤其受歡迎。由於里爾對日元匯率也在走低,市場擔心投資業績會出現惡化。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宮本英威 聖保羅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