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各國描繪的經濟復甦劇本浮現陰影
2022/05/18
烏克蘭局勢和中國的新冠對策正在給東南亞經濟投下陰影。泰國政府5月17日以通貨膨脹打擊消費為由,下調了2022年的經濟增長率展望。此外,供應鏈的混亂也成為逆風。通過放寬新冠對策實現經濟復甦的各國描繪的劇本正遇到挫折。
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17日發佈的2022年1~3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長2.2%。連續2個季度實現正增長,增速高於2021年10~12月(增長1.8%)。由於擴大外國遊客接納等放寬新冠對策,服務業復甦。加之全球的需求復甦,出口也維持強勁。
![]() |
在曼谷,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攤床的小吃也出現漲價(REUTERS) |
另一方面,2022年全年的預期則從此前同比增長3.5~4.5%,下調至增長2.5~3.5%。由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燃料和食品的價格上漲,泰國3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比上年同月提高5.73%,創出約13年來的最高漲幅。在新冠疫情導致收入復甦遲緩的背景下,預計個人消費的增長將放緩。
在首都曼谷經營攤床的安蓬恩(音譯、55歲)2月將豬肉油炸食品提價約2成。他表示「豬肉和油價都漲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水準。顧客變得節約,即使漲價,銷售額也在下降」。
作為能源凈進口國的菲律賓的前景也不明朗。該國放寬新冠對策,個人消費恢復,1~3月的GDP增長8.3%,創出高增長紀錄。該國政府將2022年全年增長目標定為7~9%。但是,貿易和工業部長拉蒙·洛佩斯5月上旬對當地媒體表示,由於烏克蘭局勢的影響,預計全年增長率將止步於6%左右。
原材料漲價給資源的出口國帶來東風。作為煤炭和棕櫚油的主要産地,印度尼西亞的1~3月GDP增長5%,連續4個季度實現正增長。不過,即使在該國,食品和燃料的價格也在上漲,對家庭經濟造成直接打擊。印尼政府為了緩解國民的不滿,4月下旬開始禁止棕櫚油的出口。作為經濟火車頭的出口有可能陷入增長低迷。
除了通貨膨脹之外,最近迅速浮現的風險因素是中國的新冠疫情蔓延。東南亞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密切,中國城市封控導致的經濟減速和供應鏈中斷的影響難以避免。
越南4月對華出口額比上月下降2成。作為主要産品的智慧手機的生産也在下滑。有分析認為,除了對俄羅斯出口大幅減少之外,中國方面的海關手續的停滯和供應鏈混亂産生影響。亞洲開發銀行在4月公佈的經濟展望中,預測越南的2022年增長率為6.5%,但存在減速的風險。
另外,美國的貨幣緊縮也成為東南亞經濟的下行壓力。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的加息將招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資本外流和當地貨幣的貶值,加劇通貨膨脹。東南亞各國為了支撐經濟,一直維持低利率政策,但已不得不跟隨美國加息。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11日決定將基準利率從1.75%提高至2%。4年零4個月以來再次加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在4月宣佈將貨幣政策改為緊縮。
負責分析東南亞等經濟的國際機構東盟+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的首席經濟學家許和意指出「在東南亞很多國家,新冠疫情引發的金融風險依然很高。如果經濟復甦遲緩,對企業和個人的財務上的擠壓將進一步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村松洋兵 曼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