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的收益在加速擴大。上市企業2013年4~6月期的合併經常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在汽車等出口板塊,銷售復甦和日元貶值的效果開始顯現,零售和運輸等內需型相關企業也表現堅挺,非製造業的利潤超過了金融危機前,創歷史新高。日本正迎來主力製造業業績上揚、經濟活動日趨活躍、國內景氣得到提振的良性循環。
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網:日經中文版)統計了668家日前發佈財報的企業業績,數量相當於整體的一半左右。40%的利潤增長率為金融危機後經濟快速復甦的2010年7~9月期(約2倍)以來的最大增幅,比利潤增長26%的今年1~3月期進一步提高。
從全球範圍來看,日本企業的高利潤增長率非常突出。美國主要500家企業4~6月期的純利潤預計僅增長4%左右。
汽車成為拉動日本企業利潤增長的龍頭。由於在美國的銷售勢頭良好以及日元貶值使出口盈利得到改善,日本7大車企的利潤增長了近4000億日元。汽車廠商的堅挺還廣泛波及到相關産業。新日鐵住金和JFE控股面向汽車的鋼板供貨量出現增長,拉動了利潤增長。新日鐵住金的副社長太田克彥説:「日本國內的鋼材價格呈上漲傾向」。
村田製作所等企業的電子産品方面,面向智慧手機的銷售擴大構成東風,面向汽車的供貨也表現堅挺。日立製作所子公司面向智慧手機生産的材料也明顯增長。製造業的利潤增長率高達53%。
産業整體的銷售額也增長了9%。國內消費的復甦在財報上得到反映,擺脫通貨緊縮的動態也顯現。三越伊勢丹控股的奢侈品開始暢銷。東武鐵道也得益於東京晴空塔強大的吸客能力而實現了好業績。
2013財年(截至14年3月)所有産業的經常利潤有望增長近30%。不過,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減速則成為令人擔憂的因素。工具機廠商津上在中國的銷售低迷拖累了整體業績。小松由於智利等國推遲了礦山機械的採購,礦山機械的銷量可能出現下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