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對出口量日增的中國産鋼材加強監控工作。中國將含有硼元素的鋼材定位為「特殊合金鋼材」,對其適用出口退稅政策,近期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開始將硼含量極小的普通鋼材作為「特殊合金鋼材」銷往海外。
日本的貿易統計從1月開始加入了「含硼鋼材」這個新項目,由此可以掌握日本進口了多少該種鋼材。如果可以確定這是在利用事實上補貼方式進行廉價銷售,日本政府還可能以「傾銷」為由,根據世貿組織(WTO)協議採取反傾銷關稅措施。
中國2014年的鋼材需求為7.4億噸,比上年減少3.4%,而粗鋼産量增加1%,增至8.3億噸。中國當局雖然意識到鋼鐵行業出現了産能過剩,但卻無法控制。剩餘的鋼材流向海外,進而導致全球市場行情低迷。
有觀點認為,這與中國國內市場沒有關係,剩餘鋼材持續增加主要是因為鋼材出口時可以享受關稅優惠政策。這是因為出口退稅實際上相當於發放補貼,甚至還出現過退稅高達銷售額10%的案例。
2014年儘管日元大幅貶值,但從中國出口到日本的鋼材增至同比的2.2倍,即147萬噸。有分析認為這些鋼材以低價為武器進而擴大銷路,主要用於建築工地等。
在中國鋼材廉價出口的背景下,泰國等亞洲各國也在針對稅制是否會産生影響加強監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