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資訊技術協定(ITA)的日美歐、中國及南韓等約5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7月24日就對201種IT産品撤銷進出口關稅達成了一致。一體機、車載導航、磁共振成像裝置(MRI)等被列為免稅對象,其中包括很多日本企業佔據優勢的領域,估計會進一步帶動日本這些領域産品的出口。
作為貿易協定之一的ITA於1997年生效,目的是撤銷IT産品的關稅。目前,個人電腦、手機及印表機等約140種産品已被列為免稅對象。而隨後普及推廣的資訊設備並不在這一范圍內,於是從2012年開始進行了新增免稅對象的談判。
截至24日,除台灣以外的所有主要國家和地區同意向免稅清單中追加201種産品。只有台灣反對將其優勢領域的液晶面板排除在外,沒有同意這一協議。
即便台灣暫不參加新ITA,其他參加國和地區也將為協商現有免稅清單進行調整。
追加的産品包括遊戲機及數位錄影機等。各國和地區計劃從9月起協商各産品實施零關稅的具體時間,並在12月于奈洛比召開WTO部長會議之前達成最終協議,爭取在2016年7月生效。
對於日本産業界來説,將構成出口的東風。此次追加的品類日本對海外的出口額每年達到約9萬億日元。日本企業負擔的關稅預計減少約1600億日元。被認為與簽署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的情況相比,電子行業可節約的關稅額更加巨大。日本對工業産品幾乎不徵收關稅,在進口方面受到的損失很小。
由於2001年啟動的多邊貿易談判(杜哈回合)陷入停滯,世界貿易政策的重心正在轉向類似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和TPP等的地區間自由化談判。不過,對於企業來説,在不分生産基地和出口目的地獲得效果這一點上,涵蓋全世界的規則更加便利。
2013年中國以培育醫療器械産業等為由,要求將眾多品類排除在外,增加ITA對象品類的談判曾一度陷入中斷。2014年,中美兩國就追加品類達成了協議,但將液晶面板除外,結果在這個領域具有優勢的南韓和台灣強烈反對,再次未能達成協定。此次談判由於南韓早已放棄追加液晶面板,迅速朝著達成協定邁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克彥 日內瓦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