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品貿易額全球首位被美國取代
2017/04/13
世貿組織(WTO)4月12日宣佈,2016年美國的商品貿易額超過中國躍居全球首位。中國時隔4年將首位寶座拱手相讓。全球的貿易量在2016年同比增長1.3%,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WTO計算的全球實際經濟增長率為2.3%,貿易增長率時隔15年低於經濟增長率。WTO對全球範圍蔓延的保護主義敲響了警鐘。
2016年美國的商品貿易總額達到3.706萬億美元,中國為3.685萬億美元。美國的進出口額均同比減少3%。中國的出口額同比減少8%,進口額減少5%,進出口額的減幅都大於美國。中國未能保住2013年趕超美國而奪得的全球貿易額首位寶座。最主要原因是由於2016年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明顯減速等,需求變得低迷。不過,面向已開發國家的出口額也均出現減少,中國作為出口基地的競爭力本身的降低也不容忽視。
中國此前作為發揮低成本優勢的「世界工廠」擴大了貿易額,但現在工人的人工費上漲和地價暴漲齊頭並進。不僅是外資企業,中國企業也出現了向越南等海外轉移工廠的動向。中國海關總署分析稱,中國産品在已開發國家的市場佔有率正在降低。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近2年來貶值了約1成也拉低了按美元換算的貿易額。由於從外資組裝工廠出口的産品比例較高,出口容易受外資企業經營戰略的影響。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出口擴大效果有限。中國推進了提高服務業在經濟中的佔比的結構改革,出口能否增加將成為貿易額恢復的關鍵。
全球整體的出口商品貿易額為15.464萬億美元,同比減少3.3%。進口貿易額同比減少3.2%,為15.799萬億美元。除了資源價格降低外,美元實際匯率上升,使用其他貨幣的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被拉低。
貿易量的增長率同比降低1.3個百分點。因為以中國為中心,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量僅比上年增長0.2%。1~3月大幅降低,之後逐漸復甦。雖然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出口量增長了1.3%,但增長率緩慢。已開發國家的出口量增長1.4%,進口量增長2.0%。
貿易量的增長率低於經濟增長率的現象被稱為「Slow Trade」。貿易引領全球經濟的力量明顯減弱。原因之一是經濟低迷對貿易的影響。另一個原因是各國産業結構的變化。還受到了因新興市場國家實現工業化,以前需要進口的産品現在可以在本國生産的影響。
WTO預測2017年的貿易量將比2016年增長2.4%。可能會受到經濟環境、貿易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的變化的影響,WTO認為變動幅度在1.8~3.6%之間。
WTO總幹事阿澤維多指出,「大部分的不確實性都是政治因素」。美國川普政權提出了具有保護主義色彩的貿易政策,英國也決定脫歐。阿澤維多強調説,「在貿易上關閉國門只能讓事態惡化。這樣無法恢復就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佛羅倫斯 原克彥,北京 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