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二輪對華制裁關稅瞄準半導體和塑膠
2018/07/26
7月2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舉行了有關第二輪對華制裁關稅的聽證會。第二輪的對象是284項、價值160億美元的進口産品。在中國重視的半導體領域,將擴大制裁對象。半導體相關、塑膠和橡膠産品按金額計算佔到整體的近5成。在中國建有工廠的美國企業很多,相關行業正在表示反對。
將第二輪的284項産品按2017年的進口額進行排列,「機械類及電氣設備」最多,佔到整體的約7成。其中包括「積體電路」和「放大器」等價值43億美元的半導體和半導體製造設備。
半導體是中國在《中國製造2025》中定位為重點領域的産品。在美國7月6日啟動的第一輪關稅中,半導體相關産品包括「發光二極體」等的規模為12億美元,但此次將徵稅對象擴大至3倍以上。
在第一輪中幾乎排除在外的塑膠和橡膠産品也被納入。涵蓋比例最高,共涉及147項産品,塑膠板、軟管和矽等多種材料包含在內。
在24日的聽證會上,電子零部件廠商等表示了反對意見,稱「從中國的自家工廠採購零部件的成本將上升」。3M公司在當日的4~6月財報發佈會上評論稱,「為了緩和關稅的影響,我們正在為調整供應企業和産品價格做準備工作」。
美國政府計劃在8月內啟動第二輪制裁,針對中國侵犯智慧財産權的追加關稅將提高至500億美元規模。第三輪的2000億美元規模的制裁關稅對象包含食品和日用品,將在8月下旬舉行聽證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山修志 關根沙羅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