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導數據國際規則制定,中國成關鍵
2019/01/03
太田泰彥:在制定有關數據的國際規則的趨勢加強的背後,存在中美貿易摩擦的激化。這是因為兩國奔向本國優先的貿易政策,結果以往基於多邊主義的國際秩序瓦解,這樣下去,作為經濟增長支柱的世界數位市場變為「無法無天的地帶」的風險正在加強。
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舞臺,主導多邊討論的是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亞3國。自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來,被夾在中美兩大國之間的亞太地區國家對於數字貿易規則的不完善充滿危機感。
這3個國家作為聯合主席,自2018年3月起前後9次舉行了非正式會議,一直推進展開談判的準備工作。到目前為止,獲得包括中美在內的約70個國家和地區贊同。力爭在6月在大阪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就正式啟動談判達成共識。
川普政權否定多邊主義,中國在網際網路空間加強管理。兩國積極轉向多邊磋商,是因為在世界76億人的約60%平等地直接接入網路的社會,一個國家的限制和優惠政策難以發揮功能。
通過籌備會議,日美、澳、歐盟(EU)對數據自由轉移的保障和個人資訊保護等新國際協定所需的條款積提案。
中國對數據轉移的自由化顯示出慎重姿態,但對磋商的走向抱有濃厚興趣,在非正式會議上也積極發言。
今後談判的成敗或將取決於中國的態度。能否形成令中國認為能享受到更大好處這一討論趨勢?並非封鎖中國,而是將其拉入國際準則的世界的智慧將受到考驗。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太田泰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