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供應鏈分裂加速
2019/08/26
中美貿易戰陷入報復的連鎖反應。中美兩國政府8月23日宣佈針對對方國家加徵關稅採取報復措施。加徵關稅的對象擴大至幾乎所有進口産品,報復手段轉移到提高關稅稅率。人民幣貶值也難以抵消關稅的影響,中美供應鏈的分裂將進一步加速。
在美國股市開市之前的23日晚上,中國國務院宣佈對原産於美國的5078個稅目、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徵10%、5%不等關稅,分兩批自2019年9月1日12時01分、12月15日12時01分起實施。作為美國同時期發動的「第4輪」對華制裁關稅的報復措施,美國農戶關心的大豆的追加關稅稅率將於9月1起從目前的25%提高至30%。
![]() |
被中國公佈的決定激怒的川普發推特稱,「我們不需要中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當日宣佈,將第1輪~第3輪對華制裁關稅的稅率從25%提高至30%,將第4輪對華制裁關稅的稅率從原定的10%提高至15%。
美國上調對華制裁關稅稅率似乎意在封鎖中國通過容忍人民幣貶值來支撐出口企業的做法。在川普宣佈啟動第4輪對華制裁關稅的1日之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跌了約2.5%。關稅上調5%能抵消人民幣貶值的效果。
此外還透露出川普希望敦促美國企業加速將生産基地向中國以外地區轉移的想法。川普在推特中罕見地表示,「因此我下令,我們偉大的美國企業立即開始尋找替代中國(産品)的方案」。中美貿易戰走向長期化,美國蘋果等跨國企業開始正式調整供應鏈,上調關稅稅率可能進一步加快這一行動。第1輪~第3輪對華制裁關稅中,可以從中國以外地區採購的品類較多,此舉很可能加速美國企業尋找替代採購地。
一方面,由於上調稅率,可以向制裁關稅清單中追加的品類幾乎不存在。美國從關稅清單中排除的中國輸美産品只有難以從其他地區採購的稀土、兒童安全座椅和醫藥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