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對日逆差擴大,「去日本化」還很遠
2021/06/28
南韓的對日本貿易逆差正在重新擴大。由於半導體製造設備等的進口增加,南韓1~5月貿易逆差比上年同期增長34%。日本加強對韓出口管理即將迎來2年。南韓政府就對日本依存度高的品類推進國産化的「去日本化」仍未實現。
南韓貿易協會統計顯示,1~5月南韓對日本貿易逆差比上年同期增加34%,達到100億美元。同比逆差額連續13個月擴大。
原因是作為最大品類的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進口增加。1~5月進口額為2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包括半導體材料在內的「精密化學原料」也增加12%。
![]() |
三星電子的半導體工廠 |
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的背景,三星電子等宣佈推進增産投資,正在積極採購日本的製造設備和材料。這些都是南韓政府大力推進國産化的領域。
南韓為對抗2019年7月的日本出口管理嚴格化措施,提出培育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等産業。通過補貼和稅收優惠等,自2019年起在3年時間裏投入5.7萬億韓元的預算。
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呼籲稱,「將危機變為機會,發展為尖端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的製造強國」。
實際上南韓也取得成果。針對用於半導體電路形成工序的氟化氫,南韓造的採用擴大,目前的進口額與2018年相比徘徊在1~2成的水準。
由於「抵制運動」,南韓目前的啤酒進口額僅為2018年的約1成的水準。南韓進口汽車協會統計顯示,日本車銷量仍處於減半的狀態。
但是,南韓對日本貿易逆差擴大,原因是日本的尖端設備和材料保持競爭力。文在寅政權雖然強調部分「實現國産化」,但對日貿易逆差擴大顯示出「去日本化」戰略的倒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