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國貨幣人民幣進行的國際貿易結算正急劇增多。在中國的國際貿易總額中,人民幣結算所佔比重在2013年將超過20%,預計全年將突破4萬億元大關。除了日本企業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外,人民幣結算還擴大到東南亞和非洲。雖然人民幣的交易仍存在諸多限制,但中國政府正在逐步放寬限制,以龐大的經濟規模巨大為背景,估計「人民幣貿易圈」將日益擴大。
07年之後,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對華出口占日本出口總額的近2成,相比使用美元進行結算,使用人民幣結算更有助於削減兌換手續費和降低匯率波動風險。為了保持匯率行情的穩定,中國當局對人民幣交易進行限制,但是為了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目前正在逐步放寬限制。貿易結算方面也從09年7月開始試啟動人民幣結算,並逐步擴大適用範圍。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人民幣結算急劇增加,2012年人民幣結算在中國貿易中所佔比重比上一年增加了41%,增至2萬9400億元,而今年1~6月就超過了2萬億元,預計全年將突破4萬億元大關。
美元和歐元結算佔中國貿易額的一半以上,人民幣結算的佔比在2013年1~6月上升至17%。日本從80年代開始便一直提倡日元的國際化,但日元結算在出口、進口的佔比分別僅為35.6%和20.6%。相比日本,中國在短時間內便提高了人民幣結算的比重。
在以人民幣計價的結算中,香港企業與中國大陸企業的貿易結算佔80%,不過現在也開始向華人圈以外的貿易擴展。日本對亞洲出口中,人民幣結算所佔比重為0.8%,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中國政府去年夏季開始面向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企業推出了簡化匯款等事務手續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汽車火星塞生産商日本特殊陶業的上海法人繼使用人民幣與總公司進行資金結算後,又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從泰國採購零部件。柯尼卡美能達的上海法人從總公司來的款項也美元改成了人民幣。
充當著日本企業結算窗口的日本的銀行的人民幣交易也開始增多。三菱東京UFJ銀行2012年人民幣結算的交易額和件數均增至上一年的2.6倍。三井住友銀行4~6月的人民幣結算件數也增至上一年同期的5倍。
在東南亞,人民幣甚至被作為國內貨幣使用。在寮國北部,日用品和電氣化産品從中國出口到寮國,而交易貨幣卻是人民幣。在柬埔寨,以人民幣計價的存款非常流行,其原因是本國貨幣的可信度較低。在中國強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非洲,人民幣的使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模里西斯的一家大建築商將支付中國産機械和建材的貨幣由美元改為人民幣。另外,在模里西斯40%以上的ATM機都可以使用中國的「銀聯卡」。
不過,貿易以外的金融交易方面則很少使用人民幣。中國政府重視經濟的穩定發展,目前仍對國內外的資金流動設置上限,並設置批准許可等限制。如果不能自由的進行證券投資等,人民幣的利用便不會大幅擴大。丸紅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鈴木貴元指出:「中國計劃逐漸將人民幣打造為亞洲的國際貨幣,爭取將人民幣培育僅次於(基準貨幣)美元和歐元、類似於日元和英鎊的地區國際貨幣」。
(土居倫之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