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首腦會談,中日兩國政府11月7日發表了四點原則共識。在這4點共識中,對成為首腦會談障礙的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雙方使用都能接受的最低限度的表達。為優先實現重啟首腦會談,中日事實上擱置了兩國間根本的懸案。
在四點原則性共識中,對於尖閣諸島問題,明確寫明瞭「有不同見解」(摘自日本發佈的共識)。日本方面強調這一「不同見解」不會損害日本此前在領土主權上一貫堅持的立場。另一方面,中國方面有可能以此為根據,主張日本承認存在領土爭議。
對於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共識中也沒有出現直接的表達,而是寫到「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困難達成了若干共識」(摘自日本發佈的共識)。安倍身邊人士解釋稱,「若干的意思就是達成共識的部分很少」。
安倍在11月7日晚間參加電視節目時,就歷史認識問題做出強調,稱「面向未來的精神從對話中産生」。在此基礎上,安倍稱:「(關於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共識中完全沒有包含個別問題」,強調並沒有向中方保證不再參拜靖國神社,雙方的分歧依舊很大。
對於這一共識的意義,日本外務省一名官員表示:「裏面包含著盡可能擺脫此前的狀態,不斷展開對話與合作的想法」。一名日本政府高官也強調:共識「並非有損日本此前一貫堅持的立場」。面對中日間懸案的解決,中日雙方能將發揮多大程度的主導,還是一個疑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