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APEC日前在北京舉行,日本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終於實現會談,台灣代表也于習近平主席進行會談,您認為今年APEC整體結果與表現如何?
馬英九:這次的APEC會議結束後,各方的評價都相當的正面。首先美國跟中共的會談似乎建立了一個新的互動模式,同時在軍事、經貿、減碳等方面皆有非常具體的共識,這點基本上對全球都是有利的。尤其是在《資訊科技協定》(編者注:ITA,大陸成為《資訊技術協定》)方面,也達成協定將擴大項目的談判,對電子資訊産業為主的台灣經濟,應該是個好消息。
至於日本跟中共所達成的4項共識,相信對東北亞情勢是有幫助的,過去2年來,雙方在釣魚臺列嶼以及其他議題上存在歧見,使得這個地區緊張情勢升高,這次的會面在這幾個議題上,雙方至少有了一些初步進展。
就中華民國而言,我們還是堅持過去對釣魚臺列嶼主權的立場,也就是説釣魚臺列嶼是中華民國的領土,是台灣的屬島。
此外,我在2年前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東海周邊各方能夠降低緊張,以理性和平的對話來解決爭議,尤其是希望能夠擱置主權的爭議,致力於資源的分享與開發。去年我們與日本簽訂了《台日漁業協議》,可以説是「東海和平倡議」的具體實踐,也産生了非常正面的效果,主權都沒有讓步,但是漁權卻大進步,獲得美國、澳洲等國的肯定。
我們當初的理想是希望從「三組雙邊」協商開始,等時機成熟後,再進入「一組三方」的協商,這次看到日本跟大陸在APEC邁出了第一步,我認為這是一個正面發展。
另外我還想提一下,中華民國今年出席APEC的領袖代表是蕭前副總統,他也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進行了會商,基本上雙方重申了「92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雙方關係仍會在這個基礎上穩中求進,我認為這點非常重要。最近大半年來,兩岸之間出現的一些小波瀾,經過這次會商後,我們相信應該很快的會回到正軌。
同樣,昨天我們陸委會的王郁琦主委跟大陸國台辦的張志軍主任也進行了會談,希望《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能在年底前進行新的一輪協商,至於其他包括互設機構及旅客轉机等問題,雙方也都同意將繼續往前推進,因此,我認為這對兩岸關係也是一個正面發展。
值得一提的就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就有關中華民國的部分,美方再度的表示他們會在三個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基礎上處理相關問題,歐巴馬總統特別提到,他們樂見兩岸改善關係,同時美方也不會支援台灣獨立,這些做法跟過去6年來我們與美國建立高層互信,改善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的方向一致。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台北支局 山下和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