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在中美國家尼加拉瓜舉行了連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尼加拉瓜跨洋運河開工儀式。該運河由中國企業承建,總投資高達500億美元。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想在美國的「後院」,與美國發揮強大影響力的巴拿馬運河抗衡。不過資金籌措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此外擔心該項目將對環境造成污染的聲音也不少,預計前景將十分曲折。
這是歷史性的瞬間。我宣佈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正式動工——運河的承建方和運營方HKND的首席執行官(CEO)王靖22日在太平洋一側的布裏托舉行的動工儀式上表示。首先將建設連接挖掘現場的道路。
該運河全長278公里,其中有105公里將通過尼加拉瓜南部的尼加拉瓜湖。計劃2020年完工,可通行25萬噸級的船舶。長度為巴拿馬運河(79公里)的3倍以上,預計比最早將在2015年底完成擴張工程的巴拿馬運河更能通行大型船舶。
尼加拉瓜缺乏支柱産業,2013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僅為1800美元左右,在中南美國家中,是僅次於海地的第2貧困國。左翼、推行反美政策的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希望借助運河實現經濟增長。
運河的總投資是該國GDP的4倍還多。計劃建設港灣、觀光設施和高速公路。尼加拉瓜約有600萬人口,預計運河修建期間將創造5萬個就業機會,運營期間有望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尼加拉瓜政府期待到2015年實際經濟增長率將從目前的4~5%倍增至10%以上。
 |
尼加拉瓜跨洋運河項目的開工儀式(reuters-kyodo) |
未經公開招標手續便獲得該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權的HKND是中國的信威通信産業集團的香港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靖被認為與中國高層關係匪淺。在未與中國建交的尼加拉瓜,不少觀點認為「政府的意思在發揮作用」。
巴拿馬運河在1914年~99年由美國運營,現在美國也發揮著強大影響力。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2大利用國,正因為如此,如果不能確保其他替代運河,中國將受制於美國。
但是,計劃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尼加拉瓜政府計劃從國際金融機構融資,但是能否順利籌措到資金還是未知數。如果該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展開客戶爭奪,將導致通航費用下跌,從而難以確保預估的收益。
此外該項目還招致了尼加拉瓜國內的強烈反對。10日爆發了上千人規模的抗議遊行。環保團體Centro Humboldt的副代表比酷特魯(音譯)批評稱「僅召開了幾次項目説明會,公佈的資訊也很少。將對湖水水質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宮本英威 聖保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