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本人質的誘因是英語錯譯?

日本人質的誘因是英語錯譯?

2015/01/29

PRINT

  日本在野黨「讓日本恢復元氣之會」的黨魁松田公太在1月28日的參議院代表質詢中提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明向中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周邊國家提供2億美元人道主義援助的演講中,表示援助目的的英語譯文發生了微妙差異,這有可能誘發了日本人質事件。對此安倍表示了反駁。

 
  安倍晉三訪問中東時于17日發表演講稱,「包括腳踏實地的人才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在內,(日本政府)承諾向與ISIL(伊斯蘭國)作戰的周邊各國提供總額2億美元左右的援助」。

  松田公太指出,英語譯文中説明援助目的的部分為,「為了幫助與‘伊斯蘭國’作戰的國家培養戰鬥人員和構建戰鬥基礎,將援助2億美元」。在此基礎上松田強調,「可理解為日本將全面參與戰爭,這有可能成為了(人質事件的)口實」。進而質問安倍稱,「是主動更改表述發出信號,還是單純的失誤?」。

  對此,安倍反駁稱,「演講的英語譯文忠實于日語原文,相關指責完全站不住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