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頻繁撤換、提拔身邊親信,加緊進行個人集權。據朝鮮中央社報道,4月9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在平壤召開,公佈了經濟政策以及國防委員會的人事變動。4月11日迎來上台執政3週年的金正恩缺席了會議。金正恩通過人事權確立獨裁體制,不斷推進核開發以及經濟重建,但在外交上卻進一步走向孤立。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長金永南以及內閣總理朴奉珠等出席了會議。不過,自14年9月有傳聞稱金正恩腳部不適之後,現已連續兩次缺席重要會議。
會議中提及了金正恩一直強調的最優先課題「提高人民生活」,再次提出了通過擴大農畜水産業解決糧食問題,以及推進核開發與經濟再生並進路線的方針等。
關於一直備受關注的人事變動,由朝鮮勞動黨地方幹部、政治序列排在第79位的金春燮接替去年夏季排序第10位的朴道春,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
自2011年底金正日去世後,金正恩實施獨裁統治,不允許身邊親信手握過多權利,為穩固基礎絞盡了腦汁。曾在2013年底處死了擔任勞動黨行政部長等要職的姑父張成澤。在有傳聞稱其姑媽金慶喜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起用其妹妹金與正擔任勞動黨副部長。
崔龍海曾一度取代張成澤擔任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等,看起來似乎在2號人物的位置上非常穩固,但他和黃柄誓在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和政治常委等重要位置上頻繁更疊。南韓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委員鄭成長認為:「崔龍海在自己的地位急劇上升過程中露出了傲慢態度,金正恩試圖(通過位次的更疊)對其加以約束」。
據南韓統一部觀察,在公開報道中陪同金正恩露面的次數方面,崔龍海在2013年為153次,位居第1。但2014年黃柄誓為126次,崔龍海為57次,雙方發生逆轉。頻繁改換身邊親信的排名次序,有時還不惜撤換。對於金正恩的這一做法,南韓政府人士分析認為:「由於不成熟的領導作風,已經(在內部)出現了不信任與反感的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在外交上改善與鄰國關係的工作並未取得進展。自2013年2月實施第3次核子試驗以來,與友好鄰國中國的關係一直陷入冰冷狀態,半島南北關係也看不到突破口。朝鮮一直將美國視為最大的談判對手,但兩國關係至今仍處於停滯狀態。
在歐美六國已經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構架協議的情況下,朝鮮卻顯得更加孤立。如果外交上遲遲打不開局面,朝鮮很可能做出核子試驗等挑釁行為。
(加藤宏一 首爾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