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美國海軍驅逐艦駛入中國人工島的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隨後,美國在亞洲的同盟國陸續發表支援的意見在擴大。與中國存在領土主權爭端的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表明了歡迎美國深入參與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有些國家希望維護與中國的關係而避免作出評價。南海問題或將成為今後首腦級國際會議上的熱議話題。
「任何人都歡迎勢力均衡」,10月27日,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在記者會上被問及如何評價美軍驅逐艦進入南海一事時如此回答。
此次美軍驅逐艦駛入近海的美濟礁(Mischief Reef)等距離菲律賓西部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約200公里。近年來,中國迅速推進多個暗礁的填海造地工程,而缺乏軍事實力的菲律賓不得不依賴與日美等國強化合作。艾奎諾表示,「如果依據航行自由等國際規則,(美國的活動)不存在問題」,對於美國牽制中國的行動顯示出期待。
作為美國的同盟國,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佩恩(Marise Payne)在10月27日發表聲明稱,美國的活動「符合國際法」。南海同時是世界貿易的戰略要地。佩恩指出,「澳大利亞出口産品的60%經過南海」,為了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將繼續與美國和其他夥伴國保持密切合作」。
擔憂中國借助軍事力量加強海洋戰略的國家表示支援此次美國海軍的行動。另一方面,也可以隱約看到一些與中國有著密切經濟往來的國家不希望過度刺激中國。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在10月27日的記者會上針對對美國軍艦的行動表示,「我知道了相關報道,事實情況正在確認中」,避免了直接作出評價。這位發言人表示,「我們一貫重申,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線,航行自由的保障非常重要」。
此外,與中國存在領土主權爭端的越南和馬來西亞政府也並未進行官方表態。而對南沙群島最大的太平島進行實際管控的台灣國防部高官在10月27日表示,「已經掌握相關情況」,稱已經擬定了應對突發性事態的行動計劃。
此次美國以派遣軍艦的行動明確表示了不承認中國領土主權主張的立場。但中國表示抗議,南海發生偶發性衝突的風險和緊張局勢正在加劇。11月,日美等國首腦將參加在馬尼拉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年底之前的各種國際會議將相繼舉行。各國如何應對南海問題或將成為重要議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馬尼拉 佐竹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