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2日舉行的日本與印度的首腦會談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印度總理莫迪就在經濟和安全保障領域廣泛開展合作達成共識。日本將通過核電站和高速鐵路等大型案件推進合作,促進日本企業在增長潛力巨大的印度市場擴大份額。在對加強海洋戰略的中國共同抱有警惕感的背景下,兩國還分別簽署了防衛機密的交換和裝備品轉移所必須的協定。
「日本將官民聯手推動莫迪總理推進的經濟改革」,安倍在聯合記者會上如此強調。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與印度總理莫迪在聯合記者會上握手(12日,新德里,kyodo) |
進駐印度的日本企業在2014年超過1200家,比5年前翻倍。但是,這一數量遠遠不及日企進駐數超過3萬家的中國,直接投資額也僅為新加坡的3分之1。因此,日本政府提出了多項促進完善投資環境的對策,以促進民間業務的擴大。
據安倍隨行人士透露,決定採用日本新幹線方式的印度高鐵計劃方面,日本將以償還期限為50年、年利率0.1%這一「史無前例的破格條件」提供日元貸款。關於高鐵以外的既有鐵路線路實現現代化和高技術化,兩國也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日本顯示出在資金和技術兩個層面積極提供合作的姿態「以獲取超過10萬億日元的既有鐵路線路的更新需求」(日本經濟産業省官員)。
以出口核電站為前提的「原子能協定」也在原則上達成共識,為進駐核電站新設需求巨大的印度市場構築了立足點。
日本政府為了促進日本企業參與印度的大型案件,還設置了面向印度的投融資框架。將開發停電風險小等基礎設施完善的工業區,要求印度放寬金融限制,構築易於日本企業開展業務的環境。
在安保領域,雙方簽署了交換防衛機密的「情報保護協定」和有關防衛裝備品及相關技術轉移的協定。
兩國政府還協商對印度出口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救援用水上飛機「US2」。日本如果要向其他國家出口防衛裝備品,必須簽署有關敦促對裝備品實施嚴格管理的裝備轉移協定。印度認為兩國在海洋的警戒監視系統方面也有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決定簽署。
「情報保護協定」是締約國之間交換部隊的運用計劃和裝備品的性能等防衛機密的框架。為了避免提供的機密情報外流,對方國家有義務嚴格管理情報,日本政府認為「將情報保護協定和裝備轉移協定組合起來簽訂,有助於嚴格管理情報」。
除了東海外,中國還在加速進入印度洋,正加緊增強軍艦和戰鬥機的戰鬥力。簽訂情報保護協定,有助於日印兩國共用中國軍隊的活動狀況以及裝載核相關物品的朝鮮可疑船隻的動態。
此外,兩國還將加強與同為民主國家、重視法律支配地位的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合作。日美印曾在9月首次舉行外長會談。日美澳也在同月舉行高級事務級別磋商,日澳印三國則在6月首次召開了外務次官級磋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黑沼晉 印度德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