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12月12決定,關於已經與印度達成原則性共識的核能協定,如果印度重啟核實驗,日本將中止核能合作。兩國政府正在加緊擬定協定的具體方案,還需要制定出中止合作時向停止核電站出口的民間企業進行損失補償的辦法等。敲定協定方案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在日本國會獲得批准大概要等到2016年秋季的臨時國會以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2月14日在東京發表演講,關於日印核能協定,強調「將有助於促使印度加入國際核不擴散體制」。並指出「萬一印度進行核實驗,日本將中止合作」。安倍在12日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首腦會談時也傳達了日本的這一方針。
核能協定是在接受日本的有關技術時,為了事先取得對象國的法律保證而締結的協定。作為出口核電站的前提,日本希望借此把日本企業的核電站推向海外,以此來推動被安倍政府定位於增長戰略支柱的基礎設施出口。
為滿足迅速增長的電力需求,印度計劃到2050年把核電站的發電能力提高到目前的11倍以上。對於擁有先進核能技術的日本來説,這將是一個大有潛力的市場。但另一方面,印度已經與美國、法國、俄羅斯、南韓等簽訂了核能協定。包括尚處於構想階段的核電站在內,美法俄已經承接下了其中的30座。日本正在拼命挽回由於動作遲緩而造成的落後局面。
但日本企業方面還存在顧慮,即如果開始投資後印度決定進行核實驗,投資就打了水漂。政府有關人士表示「尚未敲定具體內容。將取決於今後的談判」。
對於與外國簽訂核能協定,不僅日本在野黨表示反對,就連自民黨內部也有人持謹慎觀點。在2014年4月日本國會表決批准與土耳其等國的協定時,就出現了自民黨議員不遵守黨的方針情況。另外這一問題還很容易遭到輿論的反對,因此日本政府表示「希望開展國際性核裁軍、維持和加強不擴散體制、重視核不擴散條約(NPT)的普遍性立場沒有改變」(官房長官菅義偉),準備耐心向日本企業及民眾做出解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