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台灣大選進行投、開票,台獨志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59歲)取得壓倒性勝利。民進黨取代了走兩岸融合路線的國民黨,時隔8年重掌政權,台灣誕生了第一位女總統。民進黨並未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這一兩岸交流的前提。儘管蔡英文在大選當晚的記者會上表明兩岸關係將「維持現狀」,但兩岸之間也可能會産生摩擦。
 |
蔡英文(澤井慎也攝) |
蔡英文與副總統候選人、前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64歲)兩人將於5月20日上任。
蔡英文在記者會上強調,「兩岸都有責任盡最大努力,尋求一個對等尊嚴,彼此都能夠接受的互動之道,」並表示會「致力確保海峽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以創造台灣人民最大的利益福祉」。
其競爭對手國民黨候選人朱立文(54歲)表示「對不起大家,朱立倫讓大家失望了」,承認了敗選,並宣佈辭去黨主席一職。
此次共有3名候選人參與大選,實際上是蔡英文和朱立倫兩人的「單打獨鬥」。中央選舉委員會的開票結果顯示,蔡英文獲得約689萬選票(得票率56.1%),遠遠超過了朱立倫的約381萬的選票(得票率31.0%)。
在同時進行的立法院選舉投開票中(總席次113席),民進黨共拿下68議席,突破了過半門檻(57議席)。與2000~2008年民進黨執政期間只佔少數議席的陳水扁政權相比,此次民進黨上台後的穩定執政有了保障。
兩岸政策和經濟政策是此次大選爭論的焦點。2015年11月馬英九和中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此次會談確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不容分裂的一個中國原則。
在國共領導人表示維持兩岸融合,台灣民眾在大選中將如何選擇成為了焦點。
蔡英文避免談及台獨,也不談親大陸,而是提倡「維持現狀」。這在擔憂大陸影響力擴大的台灣年輕人之間獲得了廣泛支援。在經濟萎靡的當下,消滅貧富差距等重視弱勢群體的主張也贏得了民心。
馬英九執政時經濟出現低迷外,黨內總統侯選人之爭混亂不堪,支援者們對朱立倫感到十分失望。儘管他強調兩岸關係有不穩定的風險,卻沒有得到較好反響。支援者群體相近的在野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73歲)也獲得大量選票,這也給予了朱立倫沉重一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