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克里1月27日在外交部與中國外長王毅進行了會談。雙方在會談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就有必要對強行進行第4次核子試驗的朝鮮進行「強力制裁」達成了一致。但在具體辦法問題上雙方還存在分歧,下一步將展開協調工作,以便在近期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達成一致。
 |
美國國務卿克里和中國外長王毅1月27日在外交部會談 |
會談大大超出了預定時間,共同記者會的開始時間比原來預定推遲了3個多小時。
克里在記者會上譴責「金正恩的舉動魯莽而危險,是對全球安全的嚴重挑戰」,強調「美中兩國對於有必要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安理會決議達成了共識」。王毅也表示「中方同意安理會對朝鮮採取進一步措施」。
但與此同時,王毅還指出「新的決議不是為了刺激局勢緊張」。表示「制裁不是目的,關鍵是要重啟對話談判」,顯露出對於有可能導致朝鮮體制崩潰的嚴厲制裁保持慎重姿態。克里也承認在具體措施上中美仍存在分歧。
關於設想的具體制裁辦法,克里表示「還留有討論的餘地」,透露出將就貨物和服務貿易、資源、船舶與航空往來等廣泛目標進行討論的想法。同時克里還增加對中國的壓力,認為中國具有能對朝鮮施加影響的「特殊能力」。
克里在和王毅的會談中,估計要求中國停止向朝鮮出口石油等,對朝鮮採取強硬措施。在中國的貿易統計裏,對朝鮮的石油出口為零,但在水面下的援助卻被認為一直不斷。另一方面,中國擔心如果停止供應石油,很容易導致朝鮮體制陷入混亂,似乎仍在堅持慎重姿態。
中美正在聯合國安理會內反覆進行非正式磋商,而朝鮮的核子試驗已經過去了3周時間。在2013年朝鮮進行第3次核子試驗時,日美韓積極要求制裁,中俄持慎重態度,雙方也是花了很長時間進行協調,到最終通過決議也超過了3周時間。在此次核子試驗後,曾有外交人士期待「馬上通過新的制裁決議,表明國際社會的強硬態度」,但中美間的溫度差非常顯著。
會談中還討論了中國在南海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地及修建軍事設施的問題。王毅重申了中方的歷來主張,認為「中方有權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合法正當的海洋權益」。就民進黨即將重新上台執政的台灣問題也是此次會談的議題,並再次確認了「一個中國原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