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統一部發言人在3月9日的記者會上,就朝鮮勞動黨第1書記金正恩表示已實現核彈頭小型化的發言表示「從朝鮮(2006年)首次實施核子試驗的時間來看,其可能具備一定程度的小型化技術」。顯示出朝鮮可能將其作為對抗制裁的手段。
不過,南韓國防部對於9日朝鮮勞動黨黨報《勞動新聞》上刊登的移動式洲際彈道導彈(ICBM)「KN08」的相關新聞表示「朝鮮尚不具備核彈頭小型化技術」。有分析認為,南韓國防部的這一表態顯示出其認為朝鮮至少沒有達到可搭載於遠端彈道導彈的技術水準。
據朝鮮中央通訊社9日報道,金正恩在核武器開發技術人員對其介紹核彈頭相關技術時表示「已實現了核彈頭的輕量化、及適合彈道導彈的標準化和規格化」。
核彈頭的小型化和輕量化以及能夠到達美國本土被視為朝鮮的目標。在南韓國內有看法認為,朝鮮已4度實施核子試驗,且距離首次實施核子試驗已經過去10年,從此前的核保有國的例子來看,朝鮮可能確立了搭載於將南韓納入射程的近距離彈道導彈的核彈頭技術。
另一方面,不少專家認為,遠距離彈道導彈除了進一步的輕量化之外,使彈頭重返大氣圈的技術難度很高,朝鮮要開發該技術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金正恩的發言透露出對7日開始的美韓聯合軍演進行牽制以及在朝鮮內部彰顯權威的目的。5月,朝鮮勞動黨將時隔36年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在這一會議上,金正恩很可能將「彈頭的小型化」作為業績之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峯岸博 首爾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